!”

    “知道的班长!”

    众人都明白班长的意思:再怎么天热,余下六个兄弟那也是吃温吞饭甚至是冷饭的,豆腐汤再添点无妨,但也别喝多了,好料留点儿给吃冷饭的,也算是补偿一二了。

    都是一个班的弟兄,在新兵作训中,大家平时你照顾我,我照顾你,互相照应已经成为习惯,也正因如此,大致上也都能做到公平,脏活累活大家才不推诿,大家能轮着做。再看炊事兵小张——他辛苦做饭,但这会儿却还顾不上吃呢,拿过野兔就乐呵呵的拾掇了起来,满手血糊拉丝的,狗獾看着,也是三两口就咬下了手里的杂面馒头,又拿了一个馒头在手上,从中间一剖,鸡蛋一夹,他饭量大概也就是两个,把汤一喝,第二个馒头咬在嘴里,人就过去了,“兄弟,我帮你搞。”

    “行。”都是一个班的,小张也不矫情,狗獾是家学渊源,自然比他这个商户子弟要会处理猎物,他把地方腾给狗獾,自己去舀温水洗了手,不一会,端着汤碗,咬着馒头也蹲过来了,仔细地看着狗獾给兔子剥皮。“你也不嫌味儿!还吃。”

    “你不也不嫌味儿吗?”

    狗獾的声音有点含糊,因为他嘴里还嚼着馒头呢,杂面馒头瓷瓷实实,咬在嘴里就是有些发干——有红薯粉、玉米粉在里头,口感自然是干的,得大量配水吃,但却也因此多了几分香甜,而且比白面馒头要挡饱得多,两个馒头足够让一个壮汉顶一夜,到第二天早上都不太饿了。这会儿新蒸出来的,还比较喧软,正是最好吃的时候。

    “我都习惯了,锻炼出来的,闻什么不妨碍吃饭,不然我老做饭,做饭完就啥也吃不下了。”

    小张是北方人,说起来还是辽东的逃民,不过他家里逃得早,也没怎么吃苦,对狗獾谈不上仇视,反而因为两人也算老乡,颇能谈得来。“话又说回来了,这不行军一次还真想不到,咱们买活军吃得也太好了!”

    杂面馒头——天一次能见荤,一人大概一掌心的炒蛋,也就是两个蛋炒出来的份量,这算是改善伙食了,其实大多数时候,大家还都是烤饼子就热水,这伙食和云县,甚至和买地普通乡村的伙食比,都不算多体面,但狗獾知道小张的意思——在行军中能有这样水平的伙食,其实已经让人难以想象了。

    凡是有‘外头’生活经验的人,哪个不知道,当兵的都是经年累月不吃热灶的苦哈哈,只要行军上路,甭管有多少辅兵,凉水配铁硬的饼子——条件好的能准备点炒面,这就是全部了,就算是将军也不是每天都能吃得上热灶饭。即便采用正兵辅兵制,辅兵也不管给正兵弄饭的,到了战场上,大家都得吃冷食。哪有和买活军似的,虽不说是天天炒菜,但至少也每天都烧一锅热水,让大家能喝点热的,再泡个脚?

    在建州,抽丁之后,兵粮是自带的,包衣也是如此,算是自家的辅兵,狗獾知道敏朝则是把正兵和辅兵分开编营,若说正兵无人使唤,倒也并非如此,只能吃冷食,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一点——燃料不够,尤其是几千上万人的行军,每天都要收集到够烧的柴火那是不可能的,再一个,锅具也不好带,行军的时候谁背?

    别看这问题似乎很简单,但越是简单的问题越是难以解决,因为有时候资源就是没有,说实话,到现在狗獾也不知道谢六姐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除了军需的筹划和运送他目前仍然一无所知之外,也因为他们目前在山林里行军,柴火还是好获得的,他不知道到了荒地里,没柴火的时候,买地是不是也吃冷食。

    总之,在‘外头’,久而久之,大家也都形成习惯——出征时除了级别极高的将军,大多数人默认是喝凉水吃冷食的,军队也不管燃料的发放——事实上军队连棉衣、武器都不管,都得当兵的自个儿筹措去。

    如此一来,军队又有什么脸面能管得住士兵不抢掠,不破坏呢?军纪的松弛乃至败坏,也顺理成章了。但在买地这里,自然一切又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