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更有知识,但却也更为懒惰,有农民那么活做,但还沿用了农民们以日为最小单位的时间观念,也就是,刘老大他们认为,任何一件事,哪怕约好了是上午,最终执是下午或晚上,但只要一天内发生了,便不能算是耽搁。

    买活军的时间单位已经精确到了一刻,这是从考勤上来的,按谢六姐所,她以前的日子里,真正精确的时间单位应该是分钟才对,每日里吃饭用几分钟,通勤用几分钟,锻炼几分钟,都是这么来计较的。陆大红以为许县这里,既然也有发六姐给的‘电子手表’,那么时间观念将会飞快地跟上,但她很快又实践中印证了六姐的观:移山易,移俗难,若不能让大家看到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好处,时间观念便几乎永远也无法改易来。

    陆大红曾被六姐夸奖‘善于思考总结’,她对此当仁不让,的确是个喜欢事的性子。她时常会总结自己这段时间的得体会,并立刻指导自己的工作,譬如这一次入主盐贩队,陆大红便参照了六姐制定新婚俗的态度——谢双瑶制定任何一项新政策之前,总是得很、很坏,几乎要把最坏的结都好,以此为前提来调整政策本身,并且从来都不忘照顾到数人的利益,哪怕这和她自己的意志其实并不完全吻合。陆大红无数次观察到这一,六姐对买活军的政策往往有一种无奈的将就感,但不论如何,她绝不追求完美,从不完全由着自己的好恶来。

    而且这么做的确是有用的,六姐推出的政策,(即使她自己来看是无奈的妥协)有许其实都很惊世骇俗,但她的运作和引导之下,这些政策最终呈现之后,民

    间的反响往往不会这么糟。就以新婚书为例,这种新政策实际上是抬高了赘婿的地位,而且陆大红来看,将使得还坚持老婚俗的人家择偶中处于前所未有的不利,但以‘从地吸引女娘’的法进‘包装’——这也是六姐很喜欢用的一个词——之后,哪怕是对买活军入驻反响最冷淡的私盐贩子们也全然了抗拒之,反而成了最热的拥护者。

    而那些原本几乎有希望娶到老婆的活人们呢?不消,那些大小伙子定然会狂热地支持六姐的政策,并且随之支持买活军的女娘往地动,并自发地保证她们的安全。至于她们吸引回来的女娘有少可以短时间内成亲,这些小伙子是不会去的,‘对未来的希望有时比现有的利益更能让人疯狂’,这也是六姐的原话,陆大红越是工作中成长便觉得越有道理。

    她盐贩中的工作开展,便完全是秉持着这样的思路,照顾到了他们的利益,给予他们来自新统治者的厚待和尊严,所付出的不是一些香菇干和对虾干,还有本来就准备付的危险津贴,但得到的则是狂热的支持。陆大红知道这些盐贩对她们有偏见和抵触,她并不打算完全用武力来消除,即使她和黄小翠的武力足以制服他们,但武力很难带来真正的合作,而且之后还会有更买活军的女娘加入这个队伍,她们未必有这么强大的个人武力,陆大红希望能探索出一种可以复制推广的模式,她知道这才是六姐要的东。

    “通酒宴上的对话进了间接教育,需要注意的是,原本有一定的江湖地位,但有文化的青壮年,对扫盲班的反应相当冷淡,似乎是抗拒摄入知识,他们也承认认字是可贵的,但认为不认字也能混的好,理由是他们原本就混得不错,而且拼音和简化字离开了买活军的地盘就什么用,对他们来便有必要学。”

    “我正通方言学习对他们进反教育,我请他们用拼音为我标注一些常用词的种方言法,因此小耳朵、祝老五自学了拼音,这些青壮年由于贩私盐收入较高,一直都能吃得饱,脑子事实上是相当好用的,只要他们感到有需要,学习的速度其实不慢,而且一旦学会了拼音,他们便会立刻认识到可以读懂皇榜的好处,而且很热衷于去读皇榜边角的笑话和传奇故事。要提高识字热情的话,六姐提的办杂志、办报纸或许是很有用的,临城县和云县有平缓坡地可以种六姐所的速生林,但许县有,我和认字最快的吴老八提到了办报纸需要纸浆,造纸浆需要速生林,他许县往五十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