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达官贵人们购物的热情,见到了什么都得买,否则就断货了。想要再来,还得掏银子,托面子,才能加入到这种局里来,重新进超市一趟呢。

    也因此,由承恩公这样有一定声望的权贵牵头组的所谓购物局,无形间也就逐渐流行开来了,宾客彼此之间倒也不必相识,只要凑足了人数,便可共享一次包场。又因为使馆接待的日期有限,很多人都会‘占坑’,不论去不去,先约上了再说,如此又应运而生了倒买倒卖的串子,能不能以便宜的价格拿下一张门票,无形间似乎已经成了印证一户人家实力的门槛。

    要知道,这世上什么事都怕个稀少,买活军的这些做派,早让外头风传了,不知有多少殷实人家想要进来开开眼,只是门票实在紧俏,还够不上世家大族那个交际圈里自己分的,便只能去买些跟风的仿货作为安慰,由是京中又开始流行起不少‘买’味十足的东西——

    超市是造不出来的,便是百货商铺,建筑上都有难以解决的难题,怎么说呢,造不出那种样式的房子,便是把货物陈列出来,又不惜血本,用上了煤油灯照明,但终究也显得土气。倒是修造得优雅舒适的茶铺子,专门能接待女客,用了木制模特来穿衣裳的裁缝铺子,忽如一夜春风来,在京中四处开花,而且一经亮相,便客似云来,数月内便回了本钱不说,不少东家还大赚了一笔。

    以如今敏朝衙门的力量来说,民间有许多东西,是他们压根无法阻止的,别的不说,就说如今京城少女所穿的衣裤,许多就都和买活军使馆里售卖的衣裳是一个模子里造出来的,有钱人以能买到正品为荣,一般的富户穿着绸缎做的仿品,日子还过得去的老百姓,则竞相争抢外头铺子里的棉布衫子,款式其实都差不多,售价却低了几个档次,各有各的去处,一时间京城的商业,竟是比几年前都还要更繁荣了几分。

    像是京城这样的地方,有一个很大的特色,便是这里的有钱人,往往不在京城挣钱,换句话说,京城就是各地的晴雨表,京城的富户舍得花钱,就说明全国各地的日子大都也还算好过。而且,有钱,有关系的人多了,胆子大的也不少,服装上的风尚,就如同过去几十年间一样,压根就无法阻止。

    一样无法阻止的还有民间对于抽水马桶的追捧——这是朝廷不愿见到的,因为意味着京城对铁的用量又将增大,而最近敏朝正闹铁荒呢,大量的铁矿都被运到买活军那里去了,各地矿监全报歉收,而要用铁的地方是这样的多,朝廷不得不三令五申,在《国朝旬报》上说明抽水马桶的技术难关:不但因为要用大量的铁去造水管,化粪池也不是说修就修的,这个东西修好了以后,不但要时常淘洗,而且最重要的是必须用水泥厚砌做面,光光是砖块、灰浆可不成样子,粪水若是渗透到四周的土地里,会直接污染水质,把好井变臭,这样将很容易惹来纠纷,因此一般的百姓,绝不建议随意仿造呢。

    在京城,水井多为咸苦,一口甜水井够吃三代的了,水源本就可贵,百姓们听了这话,自然人人自危,绝不敢叫邻里挖了粪池——好容易这些年来,有些水井逐渐变得甘甜,叫人不由得就相信了随地便溺破坏水质的说法,又怎敢为了便溺的一时方便,坏了水源,让吃水变得更难呢?

    就是达官贵人,家里要设马桶,也一样要慎重选址,远离家里的甜水井,还要重金请了买活军的施工队过来,买他们的水泥粉砌粪池。如今京里大家知道造了抽水马桶的,除了几个国公府,就是皇帝的行宫了——要不说百姓们管不住?皇家带头吃用买活军的好东西,百姓们还不都一窝蜂也跟着享受?

    确实,买活军的吏目自己起居简朴,但可是真会享受,延平郡王又喝了一口奶茶,眯着眼品味着那甘甜香醇的滋味,又在沙发上挪动了一下,享受着那坚实回弹的承托感:这沙发迄今也没人能够仿造,因为里头的弹簧是买活军的特产,仿也仿不出来,这东西往外卖,都是天价。也就是在使馆里才能享受一二了。

    便是桌上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