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巧一个骨折,一个脱了臼,如此而已。

    谢听话原本在王府中,只会说本地土话,还有凤阳官话——天下各地的宗室,只要是府内亲近人,一定会说这种官话。好在他还算是有些伶俐,几年来把附近的土话都大致学会了,不然也听不懂这几个小蟊贼的话——他们自然是不会说官话的,全是本地的土腔。

    不得不说,被投入矿山之后,谢听话的眼界几年间确实开阔了不少,结识了五湖四海三教九流的朋友,有些生活根本是原来在王府中长大的谢听话完全无法想象的。譬如说,这几个小贼,谢听话问了他们的籍贯,让他们描述一下地理——其实从老家到买活军这里的边境也只要走四天的路,没想到就在这片山坳背后,还藏着这样一座小山寨,还有那么几个小村子,想必原本就是隐村,却连买活军的私盐队都把他们给漏掉了。

    看来,谢六姐的神力也没有那样的无远弗届、无微不至嘛,工作出疏漏的事情也的确是很多的,光是这几个月,谢听话就见到了好几个买活军的原本的吏目被发配过来——一个是云县那里的医院主任,说是骚扰女娘,刑期倒是不长,十个月,只他过来一样要做重活,不过半个月就不行了,病得厉害,到山脚医院养了半个多月,侥幸是好了,可也有一条腿不能走路,只能在地上拖着走。下不了矿井,便只能做最苦最臭的杂活——帮矿工们刷洗马桶。

    还有一个,是衢县那里的屠宰场厂长,说是在秤上动了手脚,向百姓们卖肉时,总是有点子缺斤短两的,这场长很后悔,常说自己是贪心不足了——“若我是为公账着想,攒个小金库给厂子里的大家谋些福利,便是被告发了,也断不至此,最多扣点政审分得了。唉!悔不该,竟伸手往自己兜里划拉了一点子,这下便坏事了,阖家都因我受累。”

    政审分自然是牵连着扣的,这且不说,还要送到矿山来做活,一做就是两年——他贪了多少,折合日薪多少,就要做多久的活。算来数十两银子而已,于屠宰场实在是九牛一毛,这厂长确实是糊涂了,但也可见得买活军的官吏远不是铁板一块,按谢听话想,眼下只是几十两而已,将来未必就没有几千两、几万两,甚至是严西门父子那样的大贪官,再写一本《天水冰山录》出来。

    像是这几个小贼么,若是全按他们所说,并没有抢过什么人,也没在买活军境内杀伤过谁——这个倒是很好查实的,那刑期倒是不长,一概也是两年,两年内如没有犯事,又通过了扫盲班的考试,便可释放,若是期间有什么立功的表现,倒也可以折抵刑期,只是最少也要服役一年。按谢听话的经验,这些小贼年纪小,而且又不会逃跑,在矿上的日子倒还不算很苦,说不得服役两年之后,还要长高长壮一些呢。

    谢听话便将实话说了出来,那几个小贼听了,反倒是都有些失落,“才两年啊……”

    谢听话不由哑然失笑,只也不说什么——在他看来,小贼们的思维无异是迟钝的,要知道既然连矿山都可以随便吃饱,那么可想而知,一般城镇又该是多么富贵繁华,这还眷恋矿山不走,又是为何?

    若是从前,他是不会理解这些人想法的,但此刻谢听话却多少能猜到这些江湖小卒的心思,因他们落草起过的便是极挣扎的苦日子,早已习惯了三餐不继,挣扎求存的生活,城里的日子再好,他觉得这不是他的,和他没有关系,他就只配在矿山这样的地方,苦哈哈的混日子——

    这是一个,二一个这些人自小便听地主的吩咐做事,入了山寨以后,又被首领管束,一辈子从没有真正做过主,到矿山去做苦活,受苦嘛,倒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是若离开矿山,让他们自谋生路,那便全然是没有主意,甚至因为离开了一个组织,反而有些惘然若失了。

    正所谓一样米养百样人,各有各的命数定分,各有各的算盘。谢听话刚被投入矿山时,也曾怨天尤人,只觉得世道不平——郡王和世子倒是逃出去了,那对他百般挑剔的王妃,居然也没有服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