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组长的话也不诧异——这是矿山中不成文的规矩,凡是姓谢的,十有八九都是敏朝宗室出身,他们如果用本姓本名,在矿山中根本就支持不了多久:不但养尊处优惯了,根本不能做活,而且一听你原本姓什么,知道是宗室,还会受到其余矿工百般的欺负与折磨。

    尤其是那些本来过着苦日子的地痞流氓,现在可好,一听到宗室的凤凰也落地了,那还不来踩一脚?哪怕是损人不利己,他也白白能开心一会儿。会被送入矿山为奴的,若不是原本有劣迹的宗室,就是这样小奸小恶,又罪不至死的无赖,原本这些无赖,对宗室恶少不是避之唯恐不及,就是挖空了心思去讨好,这会儿倒是掉了个个。

    是以,很多宗室不管自己档案上登记着什么,对外都宣称自己姓谢,干净利索的给自己换了个祖宗,便连名字也改得和买活军风格一样,为的就是略微能震慑一些这样的无赖——倒也确实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管教们听说你肯改姓,多少也会另眼相看,而这些从犯人中的积极分子里选拔出的组长,看着管教的脸色行事,就像是今日,虽然谢听话已不是第一次生病,但组长还是去找了管教,将他送到了山脚下的矿山医院中去看病。

    若是没有改姓的宗室呢?哼,组长才不会上报呢,没有用的人,难道不是活该去死吗?买活军现在这里主要的宗室,都来自延平郡王府,而延平县的犯人们对他们是最严苛的,越是藩王治下的犯人,对宗室的恶意也就越大——干不了活,那治不了病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吗?我们县里的百姓一贯过的都是这样的日子,爱生病就没有用,没有用的人,活该不给饭吃,死就死了,县里乡下每年死那么多人,没见王府的管家动一动眉毛。

    这已经是宗室们在矿山服役的第四年了,延平籍的管教都陆续被调走,因为第一年矿山的死亡率实在是惨不忍睹,第一批死的是弱不禁风的宗室少年——本就是病秧子,这样的孩子在民间多数都活不了,在王府里还能好医好药的养着,来到买活军这里,做几日活,连惊带吓又劳累,发个烧人就没了,当时的管教也绝不给他们治。

    第二批死的,则多是王府的管事、帮闲,那些为虎作伥之辈,延平籍的管教们,恨他们比恨正经宗室更多,总是逮着错处折磨,认为他们个个是诉苦大会的漏网之鱼,都该在大会上被抓上去砍头。

    偶有一两个的确还算厚道的管事能保下性命,但大多数都过得凄惨,时不时就吃不了饱饭,又是下洞探报,又是背着矿石做搬运工,一两年折腾下来,这些养得白白胖胖的管事们,不是发肺病,就是砸伤了脚无人医治,浑身发热,就这样一命呜呼了。

    到了这两批人快死完了,上头这才换了管教,从此宗室们的日子好过些了——其实也死得差不多了,本来一个王府也就几百宗室,还有些镇国将军、辅国将军之类,也被划拉进来了。奉国将军之下,进来的人不多——靠那点子俸禄连自己都养不活,和百姓们一样穷得叮当响,都在想办法做生意种地呢,买活军清算时是不算他们的。

    像是谢听话这样的犯人,在矿山已经混了四年了,从最开始的探洞,到现在专管推车,多少算是混出了一点名堂,只是他大概是探洞时伤了肺,换季时就容易感冒发烧,到医院这里,医生给他摸摸脉门,开了几贴药,“碗水煎成一碗,先喝一碗,烧退了就回去养着吧。顺便把这几个倒霉蛋子带回去。”

    椅子上用厚麻绳栓的是四个鼻青脸肿的小子,个个干瘦干瘦的,嘴里的牙也不好,总之,生得一副穷相,所谓‘穷凶极恶’,大概也不过如此了,自小吃苦的人,长相往往是有些畸形的,瞧着就不中看。他们中有两人肩膀上都打了夹板,医生说,“打劫的!这年头还有人敢到我们买活军这里来打劫!”

    “怎么没有呢。您是刚调动来的吧?”

    带谢听话的管教也难得下山,一屁股坐在办公桌对面,要给医生让一袋烟,医生不要,他就自己叭叭地抽了几口,“咱们这矿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