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的!”

    “为六姐效死!”

    “都坐下!”谢六姐示意众人落座,又举杯笑道,“吏目们是基础,也不能忽略了咱们这些杰出的华夏百姓,在座的大家,有本土的豪杰,也有五湖四海投奔而来的俊才,在我们买活军这里,都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改善了华夏百姓们的生活,来,不论是不是我的活死人,咱们都是华夏百姓,都过一个年,我也敬大家一杯!”

    “不敢当,不敢当!”

    有了‘杰出的华夏百姓’这个批语,众人都感到面上有光,十三娘也不禁挺起胸膛,只是对信王有些意见——若不是他在这里,说不定六姐一句话,也就把大家划拉成活死人了,只是因为信王出席,六姐便只能这样说,也可见六姐虽然貌似粗豪,但性子其实十分谨严。

    如此,众人也饮了一杯,谢六姐又道,“第三杯,要敬今天为我们服务的厨师、伙计,在外值守的吏目、兵丁,除夕夜不能团聚还要当值,辛苦你们了,我这里先干为敬,你们空下来随时再喝!”

    这第三杯酒,敬得很出乎十三娘的意料,她怔了好一会儿,武十三郎看了她好几眼,她方才回过神,摇了摇头,轻声道,“没什么,只是……”

    在她心里,虽然也知道买活军的政治理念和敏朝不同,但直到此刻,十三娘才真正感到,虽然谢六姐对待名流也一样给予特权,但至少面子上,她是真的做到众生平等,一如教材中所说的那样,尊重所有的劳动者——买活军这里,以劳动做为许多事情的准绳。这句话她虽然看过,但曾经并不是太以为然,这会儿心中不由暗自警醒,少不得提醒自己,日后要尤其留心,万不能在这些细枝末节上,踩着了买活军的红线。

    就这么一晃神,再探头看时,谢六姐已不见了人影,十三娘正纳罕时,和他们同桌的雷主任已道,“应该是去军队的团年饭那里了,今晚六姐要去的地方还有很多呢——说不准还要去百姓邻里的团年饭上露个面。”

    这自然不符合敏朝礼仪,但众人想想也觉得释然:以六姐的身份,越是重要的节庆也必然越是忙碌,怎么可能坐下来和他们一起吃完一整餐饭?他们也没这个面子。

    说话间,厨房已经开始上菜了,菜色倒不见得多么豪奢,实际上所有的国宴都是大锅菜,因为同时吃的人很多,而且大家都不是吃味道来的,也并不计较这个。十三娘是无缘进宫领过敏朝的国宴,但先上来的八道凉菜,也就是买活军这里一般餐馆的水平,色香味形里,形是占不了的,其余三者,马马虎虎,只是用料在这隆冬腊月算是比较名贵:一道梅子酱拌秋葵,一道蒜泥拍黄瓜,一道马兰头香干,一道白砂糖西红柿——居然还是用大碗盛的,简直和乡间地主宴客没有区别。

    不过,这四道素菜都是暖房种出来的,在此时一般人根本想不到还能在冬日吃这个,南方说是不断青菜,那是不断圆白菜、小青菜、鸡毛菜这些,菘菜类的东西,被霜打过以后,是会特别鲜甜好吃,至于黄瓜、西红柿,十三娘也没在这时节吃过,算是小小的开了开眼——这样看,西红柿用大碗装,那便不是土气了,要加个豪字,土豪气。

    再有四道冷荤,分别是手撕鸡、卤鸭、猪蹄冻、炸小鱼干,又回到了地主水准,凡是制作手续高于五道的菜肴一概没有,至于敏朝宫廷中常吃的什么‘蟠龙菜’、‘三事’等等手段繁复的大菜,可以想见买活军这里是完全不可能供应的。特别的地方,不过是手撕鸡上浇了红油——十三娘拣了一块,倒是很可口,辣中带了一点甜,叫人吃了还想再吃。

    从这八道冷菜,便可以看出今晚的团年饭还是以简朴为主,之后又上了八道热菜,两个锅子,锅子是红烧羊肉、天麻炖鸭汤,大家先吃了肉,便可以往里烫菜烫肉。

    一个圆桌,坐了十人,空间是十分宽敞的,除了这十六道菜,两个锅子之外,还有四盘切肉、四盘时蔬,可以烫在锅子里吃,虽然做法寒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