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走在路上被那些出来做活的孤儿们簇拥着,围绕着,一声声地叫着‘人牙子大叔’的情景,习惯了那时候从心底绽放出来的笑容,便不再能够习惯这种残酷的拒绝。

    每一次出门,他们都尽可能地带回多的妇孺,也尽可能地走得慢一些,为那些在岸上,在山上,于盐队的照护之外,跟随着他们的男流民一点照护,很多时候吴老八这样的队长会用自己的钱,买一点粮食给男流民们吃,让他们不要饿死在路上。

    私盐队是只买妇孺的,如果吃不起饭的人有很多,他们就只能采取这种模式,妇孺在编队里,吃的喝的由私盐队来解决,她们的家人就只能跟随在船队或车队之后,食宿自理,遇到了危险和阻拦,盐队表面上也不能为他们出头——没有军队的后盾,不能和当地的官府发生太激烈的冲突,必须要学会忍气吞声。

    已经是尽量去救多的人了,但总还是有些人没有办法,那些有身契,没‘来历’的女娘,是不能轻易入编的,她们只能混在流民队伍里,试着往买活军这里来,而那些折骨缠的女娘,如果来历不够干净的话,那就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了,很多盐贩子都遇到这样的情况,反复央求,依旧被回绝了之后,那女娘转身就投水,第二日就上了吊,遮人耳目、千方百计来到买活军这里,请求他们的收留,虽然这不合情理,但却是最后的一条路,一旦这条路也被堵死,那她们就真的没有活路可走了。

    但现在不同了,现在和朝廷的和议已经立下,现在买活军也拿下了福建道,使得他们之前的领土摆脱了新占之地的名号,买活军正在原本的老领土上大规模征兵,他们的兵力要比从前富裕,势力也比以前更为雄厚,姿态也比以前更强硬得多。

    在六姐的新命令之前,吴老八就隐隐地感觉到,自己的腰杆子似乎更硬了,心里也多了不少底气,他甚至已经开始尝试着夹带一些来历并不干净的女娘回买活军这里。他觉得这是可以办得到的——他们现在比以前强了,能救的人自然也就更多了。甚至在六姐下令以前,他就已经设想着、推演着倘若要带走这些身份不干净的女娘,会遇到多少阻力,又需要多少资源。

    这些准备,让他在一系列会议上受到了许多长官的褒奖和信任,而这完全是他从陆大红身上学到的好习惯——善于思考、善于总结、善于准备,一个人在刚刚进入买活军这里的新生活的时候,如果有一个陆大红这样的领导,能培养出一些好的习惯,真的是让人受益无穷的事情。当然,陆大红的好习惯,又是从六姐那里学来的。

    吴老八现在也在要求自己的下属要勤写工作日记,为工作中可能的困难做好准备,要自告奋勇迎难而上——就比如这次,他就主动要求带队来姑苏城,在吴老八此前的工作中,他就认识到了,姑苏城里因为身份和缠足所限,无法自行投奔买活军的女娘人数一定是最多的,而且她们脱离原本生活的意愿也一定是急切的。

    他是对的,基于这种预测,买活军在姑苏城这支分队上投入了最多的资源,即便如此也很快就有些捉襟见肘了。买活军第一批在姑苏城里发了四千

    多份传单,在这个百万人口级别的大都市,实在地说不算是很多的,但传单刚发出去半日工夫,便有女娘找了过来,随后每日都有至少五十人以上,以形形色色的方式投奔。

    他们在水门码头的基地是一个据点,找来的多数都是平日里被限制人身自由的女娘,譬如风月女、殷实规矩人家的女眷,更古怪的是还有不少小尼姑。而那些能够自由离开家中的女雇工、贫家女,很多都是去买活军在城外的私港,两边加在一起,有时候一日人数居然能过百!

    当然了,女雇工这些,虽然对买活军来说用处很大,但她们是引不起官府注意的,真正棘手的是这些无法自己走路的小脚女娘,她们需要更多的照顾,在买活军这里,能派上的用场比别的健康女娘要小得多,却还往往意味着更多的麻烦,因为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小脚女娘本身就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