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人,他脱口而出道,“不错,暴力的全面程度——咱们这些海盗,只能在沿海游弋,论水战天下无敌,说到陆战便抓瞎了,因此永不可能入主中原,便是因为我们的暴力并不全面!”

    “是了,这一点其实你大哥心里也是有数的,否则他便不会和朝廷谈招安了,历代以来,海权势力想要彻底征服陆权国家,基本都是痴心妄想,除非双方的科技已有代差,但即便如此,统治依然难以长久——至少在农业时代,海权依旧是以商贸为主,海权势力也并没有征服陆权国家的野心。就譬如十八芝,你们现在对鸡笼岛的经营,根本的目的是为了有田能让百姓种地吗?我敢说这大概只是你大哥一人的设想,其余的兄弟们,更多的还是想要拥有一个自己的港口——这样他们就可以很便利地帮荷兰人在东海做生意,甚至于他们投靠荷兰人,也并没有别的念头,只是因为荷兰人能够供给很优质的货源。”

    郑地虎无法反驳,十八芝内部自然也不是铁桶,除了郑家人以外,其余兄弟们没有谁想要独占鸡笼岛,甚至觉得鸡笼岛上的荷兰人有时还可以引为奥援,是很好的帮手。

    “既然始终无法入主中原,那么十八芝最好的结果,便是选择这片土地和海洋上最终的霸主进行依附。”

    谢六姐的分析,一步又一步,实实在在,而且完全没有什么家国大义,只是最实在的利弊分析,郑地虎完全无法反对她的观点,甚至连他自己也觉得这就是十八芝未来的路,要么归顺敏朝——这已是最好的结局了,说明敏朝仍是东亚最大、最旺盛的势力,如若要彻底归顺荷兰人,真的用洋名生活一辈子,郑地虎是打从心眼里抗拒的。

    要么,便是归顺这片大陆上笑到了最后的势力,不论其究竟是大西、大闯还是北面的建贼……想到这一点,郑地虎心中升起微微的厌恶,但更多的还是无奈,他忽然又觉得倘若买活军最后取得了天下,也不是那么不可接受了。

    固然,郑地虎是作为敏朝人长起来的,但归根到底,敏朝对他们也没有什么恩义,而买活军虽然粗看之下,和建贼似乎有些相似,也要剃发,也有一套完全不同的规矩,但在云县住了一个月后,郑地虎心里觉得这个结论还是可以下的——虽然买活军和华夏正统有许多不同,但根子还是一样的,这里的人说着一样的话,写着一样的字(简化字虽然白字多,但那也是祖宗的字),也庆祝着一样的节日,还有一样的宗教,买活军也是华夏的延伸,并不能算是外夷。

    “既然最终都是要依附于人,那么你大哥现在可以选择的路,也有两条,第一是周旋于各方势力之间,等待最终的结果,第二便是提前下注,承担更大的风险,博取一个可能更好的未来——选择第一条路,十八芝最终最好的结果,也只是封爵荣养,被朝廷逐渐拔除,因为朝廷成型以后,政治利益已被瓜分殆尽,如果鸡笼岛是朝廷最后获得的势力,并不能被利用去收服更多的势力,那么鸡笼岛在已有的格局中就无法获得任何有份量的权力。”

    郑地虎居然能听得懂,并且也感到无法反驳,他低声说,“但……但我们也能去开拓更多的海域——只要有朝廷的支持——”

    谢六姐含笑说,“是呀,但你觉得,现在除了买活军和荷兰人以外,你们接触到的所有势力,有谁是真正重视海权的呢?海洋力量只有在重视海权的政权手里才有前景,那我想十八芝的选择实在不多,而我们和荷兰人相比,还是有很大优势的。”

    被她这样一说,十八芝倘若不投靠买活军仿佛都有些说不过去了。郑地虎嗫嚅了一会,绞尽脑汁也不知该如何辩解——实在他心里也被说得晕晕乎乎的,觉得趁早加入买活军,放弃待价而沽的策略,似乎的确也是大有好处,首先,如此一来,福建道已有八分九分入了买活军-鸡笼岛联盟的夹袋,办事会方便许多,其次,鸡笼岛能得到高产稻,十八芝的海船至少立刻可以得到大罗星盘和更好的世界海图……

    但他毕竟不是首脑,而这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