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枫继续介绍道:“楚先生心怀慈爱,法理精湛,不远千里到淳化县来,负责《法礼》科目,传授基本礼仪,弘扬孝道,培养行为规范,诸如《孝经》、《大明律》、《仪礼》等内容,督促诸位端正思想,塑造品质,讲明大义,问难律条。”

    啊,这是楚先生!

    孩子们的目光落在这个笑眯眯的老头子身上,觉得他似乎比之前那位宋夫子好说话许多,便多了几分亲近孺慕之意。

    “这位是郑吴,郑先生。”

    秦枫最后说道:“郑先生博古通今,思维开阔,负责的是《闻史》,帮助诸位梳理从上古时期以来,尤其是从周代到前元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变迁。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学史,有助于理解和评价过去的事件,用来指导未来的行为。”

    最后,秦枫微笑道:“还有一门《数论》,说的是算数的学问,也即是古之读书人‘礼乐射御书数’当中的那个‘数’,因为一时没请到合适的先生,便由本官暂代老师的职位。”

    啊!

    现场顿时起了一阵骚动。

    没想到,这县学里的老师,竟然还包括秦大人自己!

    好官那!

    真的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好官!

    秦大人日理万机,上到赋税纳粮的大事,小到淳化县的一个小小的厕所,事无巨细,都要一一用心,现在竟然还在百忙之中到县学里教导孩子成才。

    这何止是用了心的,简直是呕心沥血!

    咱们淳化县能有秦大人这样的父母官,真是祖宗八辈修来的天大福气!

    至此,枫兰县学开设的四门课程,已经全部公布。

    《儒学》,《法礼》,《闻史》,《数论》。

    这是秦枫亲自制定的科目,的确是花了一番心思,既符合时代需求,又体现先进思想。

    课程表已经制定好,就挂在枫兰县学一进门最当眼的位置。

    跟古代惯例的半脱产学习方式不同,秦枫的县学,上下午都有课程,更不存在农忙的时候就跑去帮农,扔下学业的事情。

    反正六七岁的孩子,就算帮忙,也绝对抵不上每月八斗精米的收获。

    更何况,中午和晚上,县学里管两顿饭,这更是让无数人眼珠子都快弹出来了,羡慕得抓心挠肝,郁闷着为什么自家的孩子没被选中。

    早知道……当年就算是早产,也把家里那个臭小子先给抠出来啊!!

    虽然入选的只是一百多个孩子,加上家长最多也就几百人。

    但此刻簇拥在枫兰县学四周的,何止数千人!

    哪怕正是农忙的时候,但这县学建造得实在漂亮,再加上每月八斗米的丰厚奖励制度,一下子就把形象给高高树立起来,家家户户都以能进入枫兰县学为荣,只可惜名额有限,但就算没选中,来看看热闹,也是好的。

    唔……

    不错!

    朱元璋化身瞎眼毛老爹,挤在人群中间,虽然只带着耳朵来,却也觉得眼界大开。

    儒学、法礼、闻史,都是很有道理的科目,很符合朱元璋的心意,尤其是刚刚制定的《大明律》,也被列入必学的科目里,这让主持编撰大明律的大明皇帝十分舒畅,自己花费气力搞的东西,能跟千年来的儒学经典一起,被这个秦枫选中,很有点骄傲的感觉。

    只是,《数论》?

    这是什么东西?

    对于秦枫最后的选择,朱元璋有些不解,但居然是秦枫亲自授课,想必也很有些门道,朱元璋决定,到了秦枫上课的时候,自己无论如何也要亲自听一听。

    朱元璋从小没有读书的条件,家里连饭都吃不上,后来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