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朱元璋不懂经济学,听着就有点烦躁,直接问道:“杨爱卿认为,如何解决这问题?”

    “解决之法,倒也不是没有,只是……”杨思义为难地搓了搓手,继续说道:“只是都要依赖朝廷掌管的白银数量,才能在合适的时候,平抑粮价,再配合严厉的处罚措施,就能让摊役入亩,真正成为利国利民的好事。”

    唔!

    朱元璋点了点头,其实没怎么听懂,但杨思义话里话外的意思,他倒是明白了。

    意思就是说,大明现在的白银产量,不足以支持推行那个心心念念的摊役入亩。

    可是白银这东西,又不是随便就能弄到的。

    朱元璋好容易晴朗一点的心情,又开始转阴。

    一抬头,刚好看到脸色中隐隐有期待的礼部尚书,钱用壬。

    钱用壬殚精竭虑的奏折,自然不希望石沉大海。他花费了海量的心思,又是引经据典,又是咬文嚼字,才把每一位皇子的后世族谱,都编写出来,全都是祝福歌颂的好词儿,只为了能讨皇帝的高兴,也让陛下看看,礼部的工作效率,那是相当不差的。

    哼!

    殊不料,朱元璋一看到他就生气。

    “钱用壬!”朱元璋目光垂落,冷哼一声。

    钱用壬浑身哆嗦一下,暗道不妙,怎么连爱卿都不叫了,这是要糟啊!

    果然,朱元璋看着簌簌发抖的钱用壬,冷冷道:“投机钻营,不务正业!罚俸一年,好好反省去吧!”

    啊!

    钱用壬面如土色,如丧考妣。

    万万没想到,自己那么用心的一份奏折,竟然换来这样的结果。

    罚俸,倒不是大事,好歹也是六部主官,不差那几个钱。

    可怕的是,想不通为什么会惹到陛下不高兴啊!

    这个问题要是想不通,日后说不定掉了脑袋都是稀里糊涂的。

    因为那份奏折?

    可是没道理啊……

    里面字斟句酌,每个词都有典故,每个字都是雅驯考究,怎么会让陛下如此生气?

    莫非是有人给陛下进了谗言?

    是谁!谁这样坑害钱某?!

    礼部尚书钱用壬的心态崩了……

    没一个让朕省心的!

    一句话处置了钱用壬,朱元璋的心情愈发糟烂,虽然全国粮食今年都要丰收,但反而成了麻烦。

    收粮,会导致极大的损耗,得不偿失。

    收银,又有银两不够的难题。

    这朝堂之上,衮衮诸公,就没有一个能真正为朕分忧解难的!

    幸好有个新灌溉法,不管怎么样,全国粮食丰收,都是个最好的消息,这是国之根本。

    老百姓吃饱肚子,那就会是国泰民安。

    至于其他的难题,可以慢慢解决。

    还得是秦枫!

    想到各地巡抚发来的那些谀词如潮的奏折,朱元璋心中升起感慨。

    抄秦枫的作业,才是治国的正道!

    只是一个灌溉新法,就让老百姓歌功颂德,给大明朝连连叫好。

    可惜,摊役入亩的事情,可能是抄作业没抄明白,说不定秦枫心里早有更好的方案,能够推向全国的。

    这个作业,还得继续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