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马屁的功夫果然老道,有点东西。

    接下来,杨思义话锋一转!

    “然而,加税之事,臣以为非同小可,不可轻忽!”杨思义目光掠过几位同僚,尤其是花钱最狠的工部和兵部两位尚书大人,最终落回高高在上的朱元璋身上,再拜道:“目前国库亏空,也只是暂时的危难,去岁的赋税已经纳入国库,不无小补,明年若是丰年,又有稳定的钱粮入库……只要这段时间,韬光养晦,不动兵事,不开繁工,便能度过难关……”

    嘁!

    说的什么话?

    一听这个,工部和兵部两位尚书,心态先崩了。

    几个意思?

    卡我们的脖子?

    此事当然万万不可!

    工部尚书单安仁率先说道:“杨大人此言差矣!我大明驱逐鞑虏,兴复河山,正百废待兴之际,岂是大人一句‘不开繁工’就能解决的?事务营建、朝廷公田、虞衡山泽、水利沟洫,哪一样不是事关国计民生,不得不做的大事?不开繁工?嘿嘿!杨大人真是……说得轻松!”

    “单大人言之有理!”兵部尚书陈宁立刻附议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如今虽然北元肃清,但我大明绝不可掉以轻心,天下初定,必有群敌环伺,蠢蠢欲动。杨大人说一句‘不动兵事’,我只想问一句,若是有了叛乱,难道也按兵不动?”

    这!

    杨思义郁闷了。

    谁让这六部主官中,只有自己是当家管钱的,其他都是花钱的祖宗,尤其发言的这两位,那是祖宗中的祖宗!

    你们懂不懂啊!

    花钱容易!

    但若是加税加成了习惯,这天下……还能是大明的么?

    前元怎么灭的!忘啦?

    修黄河!倒是好事了!倒是为国为民了!结果呢?一句“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随后就是轰轰烈烈的狼烟四起,不可收拾。

    你们、你们只知道花钱!

    可是老百姓的钱,真就那么好花吗?

    愚蠢啊!

    愚蠢!

    陛下,可千万不能听他们的……

    “罢了,都住嘴吧。”朱元璋见双方剑拔弩张,气氛尴尬,不由得心中烦躁。

    怎么……人家秦枫在淳化县干得风生水起,有口皆碑,到我这里……却是处处受制,好像听谁的都有道理。

    是因为国家太大了?

    还是说……单纯的能力不行?

    哼!朕真是养了一群废物!

    大明初见,六部主官都是跟随朱元璋一路打天下的老底子,忠心是没问题的,能力么……现在看来,也就那样。

    皇帝一开口,众人自然噤若寒蝉,不敢再吱声。

    “这事情,就交给你们!”朱元璋虽然心里也没有定计,但心想我都提示到这个份上了,具体的细节,不应该是你们这些做臣子的完善么?什么都交给我干,我养你们做什么!

    一句圣旨,不由分说。

    也没单指户部尚书杨思义,而是将这个难题,交给了六部全体,沉声道:“限你们三天之内,提出一个具体的方案,如何协调徭役、从军、田税之间的关系,对国家有利,也不能苦了百姓。”

    六部尚书,心态全崩了。

    世间哪有双全法啊?

    可是陛下已经拂袖而去,六部主官只能是面面相觑,知道这三天三夜的时间,谁也甭想合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