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经济流动不是坏事。

    只可惜,这些土路实在太差了点,车子走在上面,又慢又不稳当。

    “找本官有何事?”秦枫看着黄万富,见他约莫四十岁年纪,模样周正,倒跟印象里那种钻营狡诈的形象,并不相同。

    “草民想要恳求大人,允许草民搬到淳化县居住。”黄万富神色郑重,恭恭敬敬地躬身。

    嚯!

    这就有想要落户的了?还是个富户?

    有点意思!

    秦枫虽然意外,却也心中微微喜悦,这正说明他打理的淳化县,已经是名声在外,这才能吸引外乡人都动了户口迁移的心思。

    要知道,在这个年代,故土难离是根深蒂固的思想,尽管只是隔壁县,但做出这样的决定,也很不容易。

    至于政策上……

    现在还只是洪武三年,后面那些严格的限制人口流动的政令都还没有颁布。

    相反,因为改朝换代,百废待兴。为了恢复农业生产,改善人口平衡,朱元璋即将开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口大迁徙。

    在这样的背景下,别说是一个黄万富,一百个也尽可以接纳。

    秦枫是官,黄万富是民,所以客套话就不用说了,秦枫再次打量这个中年人,直接问道:“家里几口人,若是迁来此地,需要多少田亩?”

    “启禀大人。”黄万富很快答道:“草民父母尚在,加上妻子黄王氏,大女儿兰娘,小女儿凤娘,还有最小的儿子才三岁,一共七口人。草民全凭大人安排,不敢争多论少。”

    嗯?

    秦枫微愣。

    兰娘?

    之前为了应付那个高文天,自己编出来一个兰娘。

    没想到,兰娘还真的来了。

    不过,秦枫只当这是巧合,也没往心里去,略一思忖,道:“七口人的话,本官许你三十亩荒地开垦,你看可否?”

    其实看黄万富的打扮,自己种田是不太可能的,通常都是凭借本身资产,雇佣些连田地都没有的贫民耕种,这就是地主的形态了。

    但既然搬迁,秦枫按照规矩给予土地,是当时律法里写明了的。

    “多谢大人!”黄万富喜形于色。

    这件不大不小的事,就这么口头先定了下来。

    不大,是说对秦枫不大。不小,则是对黄万富来说,举家搬迁自然不是小事。

    简单谈妥了之后,黄万富开始卸车,把石料土砖等材料,运送给需要重修厕所的淳化县村民。

    而秦枫则是看着这趟车队一路上深深浅浅的车辙,陷入了沉思。

    数日后,淳化县的县衙门口,再次贴出告示。

    什么?!

    修路?

    秦大人真是太奇怪了,这路有什么可修的啊,祖祖辈辈,都几百年了。

    修不修的,不都得两条腿走着么。

    唔……

    每人每日,三升稻谷的工钱?

    修!

    不是为了钱哈,不是为了钱……主要是秦大人为淳化县做了那么多好事,现在要修路,怎能不支持一下?

    修什么不重要,那金灿灿的稻谷才是最实在的东西。

    一时间,应者云集,哪怕是春忙的季节,家家户户还是为了争取这个修路的差事,差点打破了头。

    毕竟,地里种的庄稼,要秋后才能收割。

    现在大人发的工钱,却是每日结算!

    从古到今,有谁见过春天刚开始,就能收到的粮食啊?

    别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