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炫焕思忖已定,心内已有计较,更觉此次回宁阳县的紧迫。

    黑风四蹄翻飞,如一道黑色闪电划破天际,直奔宁阳县。

    而此时,宁阳县中气氛压抑,大战一触即发!

    宁阳县被破次日,宁州刺史董敬亭便收到消息,当下勃然大怒。

    广南十一州七十六县,可还没有哪个州哪个县城被刁民所破!

    如今宁阳县居然被暴民占据,暴民首领还是前礼部侍郎,三品大员齐元义,这可怎么了得!

    董敬亭当即召集各县兵马,点齐厢兵八千,誓要荡平宁阳县,擒拿齐元义等一众暴民。

    经过三日筹措,大军出征,旌旗蔽日,战鼓震天。

    董敬亭跨马横刀,率领着浩浩荡荡的大军,直逼宁阳县而来。

    大军分前后三路,前锋两千战兵,由宁州司马周泰所率;后路战兵一千,民夫三千,由宁州别驾杜子熙所领;中路战兵五千,由董敬亭亲率。

    三路大军,战兵八千,民夫三千,可谓是浩浩荡荡!

    他倒也谨慎,大军走的不快,前后衔接严整。

    走到距离宁阳县城二十里外,董敬亭就命大军就地安营扎寨。

    营盘分为三部,前路在前营,中路居中营,后路在后营。

    董敬亭亲自盯着,营盘结好之后,他才召集诸将议事。

    中军大帐,董敬亭神色凝重,帐中诸将亦是屏息静气,等待着刺史大人的号令。

    董敬亭目光严厉,紧盯诸将:“诸位,此次出征,非同小可。齐元义那厮,极善于蛊惑民心之术,短短数日,便聚众数以十万。且手中更有一千精锐府军!我等需得小心行事,决不可轻敌。”

    宁州司马周泰闻言,拱手道:“大人放心,末将已派出数百斥候,四面八方打探敌情。”

    董敬亭点头赞许:“周司马心思缜密,甚好。然齐元义狡猾多端,须谨防他调回那支府军偷袭!”

    宁州别驾杜子熙道:“大人,末将以为,当速战速决,不可给齐元义喘息之机。我军兵力远胜于他,只需一鼓作气,定能破城擒贼!”

    董敬亭摇头道:“杜别驾此言差矣。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齐元义虽兵力不足,但府军精锐,且占据地利人和,不可小觑。我等当以稳扎稳打为主,逐步逼近宁阳县,逼迫其出战,最好能逼那支府军现身,再寻机破之。”

    周泰点头赞同道:“大人所言极是。我军远道而来,人困马乏,当先休整一番,待士气恢复,再行进攻。”

    董敬亭颔首,目光如炬:“休整之时,诸将务必严加防备,不可给齐元义可乘之机。待明日一早,便全军出动,直逼宁阳县!”

    众将齐声应是,纷纷退出大帐。

    董敬亭独坐帐中,闭目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