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书写一本书就需要很多的竹简,于是蔡伦想要发明一种又轻又薄又便宜的纸,但用什么材料可愁坏了蔡伦。】

    秦始皇:快,来人,赶紧记录下来,把每一个步骤都详细记录下来。

    刘邦:快让宫人记录,有了这纸,以后就不用竹简那么麻烦了。

    刘彻:用来代替竹简,这纸的意义重大,得赶快让人详细记录。

    在纸发明之前,人们用来记录文字使用的是笨重的竹简。

    像嬴政每天勤政办公,批阅的竹简数百斤,十分不便。

    但现在有了蔡伦发明的又轻又薄又便宜的纸,那以后可以极大减轻负担。

    仅仅通过天幕上的描述,嬴政、刘邦、刘彻等人一下子就意识到纸的重大意义。

    【有一天,蔡伦来到河边,看到一群人正在洗蚕丝,蔡伦发现把蚕丝拿走之后,剩下那些没用的丝絮就会在竹席上形成一层薄薄的东西,这群人并没有把它扔掉,而是晾了起来,蔡伦发现晒干之后成了一层薄片,这就是纸的灵感来源。】

    【后来,蔡伦通过实验,找到了便宜的材料来造纸,他先是让工匠把麻布渔网树皮竹子等材料剪断切碎,放入一个大水池子浸泡,再将这些材料扔进一口大锅里煮。煮好之后让人把这些东西捞起来,不断捣碎搅拌把它们变成黏糊糊的浆糊,接下来再把这些浆糊均匀铺在竹席上晾干,最后一张张又轻又薄的纸形成。】

    《严格说起来,纸是蔡伦改进的,并不是他发明的》

    《确实,不过之前的纸极其粗糙,完全不能用来书写,说是蔡伦发明造纸术也不算过》

    《纸不管是蔡伦发明的还是改进的,都不能磨灭他的贡献》

    《虽然蔡伦人品不怎么样,但光凭造纸术一项成就就足以使他名垂千古》

    嬴政:过程都详细记录下来了,让墨家的人按照步骤制作出来,看看纸的效果如何,有没有天幕上说的那么好用。

    刘彻:不愧是朕的大汉,连一个太监都有如此大才。

    蔡伦:什么叫人品不好?一踩一捧真的好吗?

    造纸术给嬴政和刘彻带来的震动有多大,苏晨是一概不知。

    苏晨一边刷着视频,一边把晚饭吃完,简单的收拾一下,关闭手机朝着图书馆走去,等晚点回宿舍继续刷视频放松一下。

    苏晨在离开食堂之前,看了看脑海中的系统激活进度,才刚刚到2%而已。

    看来,想要彻底激活系统还需要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