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对于这种挂哥,大家对他的态度是分层递进的。

    一开始觉得给这厮好狗运,这都能捞到军功。

    再然后就觉得这小子居然是个福将,这都能撞上大鱼。

    后来就觉得……这家伙会不会是北宁派来的卧底。

    最后就麻木了,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大哥带带我……

    乃至于今天,两江防线依然传扬着李白龙的名号,许多中下级军官和武夫都被他带飞过,这无疑助长了封建迷信之风,有关他的流言越传越离谱。

    甚至当地的军旅文化都因此有了一些变化。

    譬如有一次李白龙率队归来,有同袍在营中相见,笑问说“李郎君今日又满载而归吗”,李白龙想起前世事,便提起装满脑袋的麻袋,笑说一句“大吉大利,今晚吃鸡”,这话传入伙夫耳中,当晚竟真的做了鸡。

    继而猎杀队每有斩获,归来的第一顿饭一定要吃鸡。

    再后来,有猎杀队出发,出营前的一餐也要吃鸡。

    图个吉利嘛。

    又一次李白龙遇到空手而归的其他猎杀队,问起情况,听对方说无功而返,便安慰道:“空军嘛,也是兵家常事,下次组队一起飞。”

    虽然不知道“空军”是什么意思,但被军中的文化人解读为“无功而返、两手空空的军士”,倒也合理。

    自然而然的,“空军”便成为军营中用来嘲讽或者诅咒同袍的脏话。

    然后,便被武夫们用来自嘲了。

    后来,边塞诗中居然出现了“今日思李郎,缘是又空军”的诗句。

    有这种名声和战果加持,两江边军中关于李白龙的传言,最科学、最理性的,也是“此人极擅求索、游猎、缉杀与追击事”。

    最离谱的则是“此人生晓阴阳,能听幽冥鬼事,北宁蛮虏,身负大齐黎民血债,冤魂缠绕,怨哭不绝,李君闻之,追魂索命”这种村愚传闻。

    冯国忠作为李白龙的“传帮带”老班长,几乎旁观了李某人的整个军旅兼职生涯,很多离谱流言背后的真相,他都曾是亲眼目睹的。

    所以自然而然的,他要比不明真相的路人更加迷信。

    “这世上还有你抓不到的人?”他纳闷道,“还是你其实不愿意抓?”

    “……”

    法克!

    这浑人脑子不好又封建迷信偏偏能误打误撞一语中的!

    冯国忠本能地觅到战机,他本不是个精细人,就爱打破砂锅问到底,径直追击发散道:“难道你有什么难言之隐?”

    “……”

    李白龙还没答话,老冯就跟傻子一样哈哈笑了起来:“你该不会也喜欢看《皇极战天传说》吧?”

    ——闭嘴啦皇批!

    李白龙沉着迎战,没好气地说道:“今早刚从老丁那里听到这本书,上午师伯说了这事儿,我顺手拿来翻了翻……”

    冯国忠挤眉弄眼,嘿嘿道:“怎么样怎么样,觉得怎么样?”

    “太差了!”李白龙傲然道,“简直太差了!虽然并没有仔细看书的内容,但这本书的读者的素质太差了,由此可见书根本不行!”

    冯国忠骂道:“呸。”

    听闻此言,冯老二倒也没觉得奇怪,在军中厮混时,李白龙就经常说些不着四六的骚话,他询问道:“那你是要帮那小娘们抓人了?”

    ——呸。

    李白龙早已打好腹稿,便将沐清歌之前所交代的查案动机给讲了,又评价道:“没有律法条例支持,仅仅是主观觉得这书不顺眼、觉得书的内容有问题,便要动用手段去查作者,简直无事生非,我实不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