倔强。

    “是...”

    书童有些懵逼的退出书房,将自家老爷的意思转告给了房牙。

    房牙也是一愣,哪有快成交了临时加价的?

    他硬着头皮回到宅子里,跟向大年说明了情况。

    向大年也是一阵气愤,只得走进书房告诉欧藏华:“师兄,这人太过分了,我再去给师兄找更好的院子!”

    “不用了...”欧藏华放下字帖,微笑着说道:“付款吧!”

    “为什么啊?!”向大年很是不解的问道。

    “因为这个啊!”

    欧藏华拍了拍书柜中的一个抽屉,里面放着好几份没有带走的字帖,都是吴中四才子的真迹,这玩意儿现在不值钱,过个几百年,那可是价值连...

    诶?!

    等一下...

    欧藏华摸着下巴思索起来,以自己目前的名望,再努力个几年,那字帖真迹流传到后世会不会也能值一套房呢?

    猛然间,欧藏华想起了一件事。

    曲非烟烧掉的那些请帖,全部都是正德六年进士们或者举人们的真迹,两千多个,总会出十来个文化名人的。

    所以非烟烧得不是纸,是一套套房啊!

    这一刻,欧藏华对‘败家娘们’有了极其深刻的认识。

    既然欧藏华喜欢,也同意高价买下,那这件事就简单多了。

    在房牙的协助下,向大年一手交钱一手拿地契,成功将宅子买了下来。

    原本曲洋还想搞一个乔迁之喜,但被欧藏华拒绝了。

    他实在没精力去应付那些正愁找不到门路巴结他的同年们。

    于是,朝廷翰林院编修搬家,动静小得只有三辆马车,半天时间就搞定了一切,只有王勤代表程知柔送来了一株黄山松盆栽。

    而家里剩下的边边角角,自有曲非烟补上。

    现在家有了,该把女主人娶回来了。

    欧藏华站在清涟堂,抬头看着天上的那一轮圆月。

    即使万般想念,即使想念到不想上班,欧藏华也只能卯时起床,然后半睡半醒的状态上了马车,由向大年将他送到翰林院点卯。

    万幸的是,翰林院除了礼部侍郎兼任翰林院掌院学士以外,其余人等都不用上朝。

    不然欧藏华还得起得更早。

    而翰林院编修的工作内容就是诰敕起草、史书纂修、经筵侍讲这些。

    可实际上,翰林院还有高层的学士、侍读等官职,诰敕起草、经筵侍讲这种对专业性要求很高的工作,还轮不到他们这些新人手里。

    剩下的史书纂修就简单了许多,比如分配给欧藏华的工作就是校对《历代通鉴纂要》。

    在成化年间,以简明通史普及史学知识的风气开始形成。

    朝廷就敕命考订《资治通鉴纲目》,订正讹误,去除后人连蒙带猜的内容,再附上《资治通鉴纲目发明》、《资治通鉴纲目集览》等内容。

    到了弘治十五年,《大明会典》告成腾出人力之后,次年明孝宗就敕令纂修《历代通鉴纂要》。

    这是为了整合官方认可的历史体系和历史观,作为今后君臣学习、掌握与讲说的史书蓝本。

    在正德二年,此书就已经告成,现在编修们的工作就是做校对,确认无误后,便可定稿成书。

    当然,工作什么的先不急,泡杯茶再说。

    毕竟你不做,有的是同事帮你做。

    对吧?

    谦之兄!

    然而就在欧藏华摸鱼时,一名宦官突然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