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恩召集一些高层,说出了现在的困境:“我们的目的,是要阻止太湖重新被黑雾污染,所以不能把水当成防线,甚至还要在外围建设防线来保护水,可是附近是平原,我们只能把城市和乡镇连接起来,作为防线,这个作战难度,比我们在沿江防线的难度更高。”

    问题摆在所有人面前。

    要解决问题,其实也不难。

    “我们需要更多人手,形成防御圈。”

    有人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毕竟,不管黑雾从任何方向冲进来,后果都不堪设想。

    特别是太湖,陈川净化一次两次应该可以,但没有人认为,陈川会一直帮他们收拾烂摊子。

    因此,更多人手是必须的。

    “军方应该会出力吧,打仗是他们的专长。”

    “军方出力少吗?我们过去一直打的,都是军方抗住主力之后,穿过防线的杂兵。”

    “他们可以承担多少压力?”

    “扛住主力应该没问题。”

    “我们的问题是,要实现防区的完全封锁。”

    活到现在的每个人,都不会在需要动脑的时候偷懒。

    经过简单计算,他们发现,除非在太湖周围建设几十个庇护所,还要连成一片,还要保证每个地方都有足够多幸存者,否则,根本无法实现,对黑雾的完全防御。

    不求都具备驱散黑雾的力量,但至少能阻止黑雾扩张,拖延到军方把黑雾给解决掉。

    其中需要的人手,至少要五十万。

    大家只能摇人。

    魔都的幸存者还有一百多万,只要让他们了解到,这里有一片净土,他们一定愿意过来。

    至于相不相信?

    陈川在这里。

    这个消息,比任何说辞都要有说服力。

    幸存者们开始呼朋引伴,在这里建设新的庇护所。

    “所以,你之前做了那么多,就是为了这一刻?”

    新的办公室里,姜妤坐在桌子上,晃荡着小腿,“虽然这些人想的是,尽可能把有用的人叫过来,把没用的人踢出去,但考虑到容错率,人数至少到八十万,才能让他们有安全感。

    一百多万幸存者,八十万人选择来新庇护所,剩余的人,几乎不可能被瞒过,更不用说,军方的理念是不放弃每一个人,所以最终的结果就是,所有人全都搬迁过来。

    更重要的是,他们以为是自己做出的选择,是自己努力争取到的机会,所以不会出现骚乱。”

    “差不多吧。”

    陈川看着窗外。

    忙碌的幸存者们,正熟练地建设防线,恢复生产,每个人都用最快的速度找到自己的岗位。

    每个人身上,至少都有一册《末世生存笔记》。

    不过,最重要的不是这本书本身,而是这本书的形成过程。

    陈川是这本书的主要编写者,往里面加入了很多私货,特别是生存篇,一半内容都是陈川的私货,让人诟病。

    可是剩余的大部分内容,却是无数幸存者的亲身经历,是无数人用生命换取的教训。

    被末世反复毒打的幸存者,已经学会怎样生存。

    ……

    【经历过地狱的人,才会明白天堂的可贵。】——《末世生存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