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几百万斤土豆。

    改扩建完成的紫檀堡酿酒厂,也用土豆作为原材料,尝试着酿制出了第一批土豆酒,到时候等到夏收时,也能为土豆产量消化略尽绵薄之力。

    土豆统筹销售的问题解决后,周进便要开始着手土豆统筹收购的问题了。

    大兴县境内种植土豆的农户有许多,土豆耕种面积也很大,若是操作不当,被人钻了空子,周进怕是会亏得连内裤都要当掉了。

    因此,早在傅检外出时,周进便委托大兴县学训导张应华,将三千二百余名农户及其名下土豆种植面积,都进行了详细记录,并一一登记造册,届时土豆丰收时,周进便会以亩产千斤为限,向该农户收购土豆,多余的部分,则一律不管,由该农户自己寻找市场。

    不过,周进作为大兴县令,他一意孤行,所推动的这个统收统销政策,一开始并没有得到本地农户的支持和认可。

    原因无他,周进给出来的价格太低了。

    明明北平城中,一石土豆能卖九钱银子,可是卖给大兴县衙,却只有一石土豆四钱银子的价格,连现有价格的一半都不到。

    一般来说,一亩上等良田可得三石大米,卖到北平城中,便是六两银子。而一亩贫瘠沙地,仅单季亩产就能达到八到十石,以每亩春秋两季合收二十石土豆来计算,一石土豆四钱银子的价格,便可以卖出八两银子。

    贫瘠沙地的出产比上等良田还高,这本来就是很不正常的现象。

    但农户们的眼皮子都很浅,他们可不管这些,也不会主动计算这笔账。

    他们只看到北平城中,现如今一石土豆可以卖出九钱银子,便认为大兴县衙行统收统销之策,不过是为了趴在农户们身上吸血,他们当然不愿意,还大骂周进是个贪官,是一个周扒皮。

    “听说周进这厮主持紫檀堡附近诸多项目开发,投入进去的成本太大,他为了弥补亏空,便在大兴县内的农户们身上打主意,这厮真是一点脸都不要,可谓斯文扫地啊。”人们在背地里议论纷纷道。

    不过,周进所在的大兴县衙,早已经用公文的形式,向县内所有农户们申明,土豆统收统销之策秉持自愿原则,想以这个价格出手,大兴县衙即可保证收购,若是农户们不愿意,大兴县衙也绝不强迫。

    “我宁肯夏收时,土豆能卖出一个好价钱,让大家增产增收,而我这里一颗土豆都收不到。大兴县衙出此下策,不过是为了给诸多农户吃一个定心丸,让你们在卖不出预期高价甚至干脆卖不出土豆时,便可以把这些土豆卖给大兴县衙,此乃旱涝保收之策,你们若是不支持,我立即取消便是。”

    在向大兴县内诸多农户宣讲土豆统销统收之策时,周进向大家耐心解释道。

    “支持支持,我们一定支持。”诸多农户连忙表态道。

    “那还是不要取消了。”众人异口同声地说道。

    说到底,他们虽然眼皮子浅了一些,但也绝少有人是傻瓜。

    周进的这个统销统收之策,实行自愿原则,到时候土豆价格高,他们便把自家土豆卖给别人,若是土豆价格低,他们便把自家土豆卖给大兴县衙,可以说是稳赚不赔的一笔生意,他们当然是欣然同意了。

    但周进身边下属、幕僚,包括县丞彭念,典史高基,主簿傅检,大兴县学训导张应华,桃李书院副院长王成学,却都对周进此举表示忧心忡忡。

    “其他都好说。咱们哪怕是辛苦一点也没啥。万一要是北平城中土豆价格持续高企,咱们到时候一颗土豆都收不上来,拿什么给那些外地粮商、土财们一个交代?那些人可都不是善与之辈啊。”县丞彭念面有忧色道。

    当初周进提出这个构想时,彭念就有些不太赞同,在他看来,这不是没事找事吗?你做好了还好说,万一没做好,那便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