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户房书吏董雷,他的几个弟弟妹妹,都在周进家中做奴仆,他也是把全家人的命运都押在了周进身上。

    董雷乐于表现,十分卖力,在户房中,和那个户房房首李畅争锋相对了好几回。但董雷毕竟身份受限,虽然也能做一些事情,但毕竟做不了太多事情。

    比方说,董雷在户房房首李畅面前,可以据理力争,但在县丞刘顿面前,他就连多说一句话的资格都没有,这又怎么能和别人争斗?

    周进想要在大兴县衙迅速打开局面,将陈耀北、刘顿这些人彻底摁倒,自然还需要一个更有身份、更有背景的人,过来给自己打头阵。

    傅检就是一个最好的人选。

    不像韩奇、冯紫英这些人,出身显赫,一过来就能秒杀诸人,感觉是痛快了,但杀鸡焉用牛刀?

    数来数去,还是傅检的身份合适,既有一定背景,能在陈耀北、刘顿这些人面前挺直腰杆说话,但他毕竟早已和顺天府通判傅试分家另过,其背景还没有达到那种将陈耀北、刘顿等人彻底压制的程度,正好可以拿来练手,和陈耀北、刘顿等人斗上一斗。

    傅检自己也做好了心理准备。他心里一清二楚,周进推荐他出任大兴县学教谕,不可能无的放矢,必定是有所图谋,是想把他叫过来做事的。

    傅检是个文弱书生,打打杀杀之类,他是做不出来。

    但若要说道言语伤人,以势压人,勾心斗角,相互算计,傅检好歹也是官宦子弟出身,自然还是有着一些心得体会的。

    周进交给傅检的任务是,广泛发动县学师生,深入乡下开展农作物推广宣传。

    上一任县学教谕以及县学训导张应华,对此都不大赞同,自然从周进那里讨不到什么好。

    现在傅检接任大兴县学教谕,自然要把这方面的事情做起来。

    如果傅检以自己的身份强压张应华训导,自然也是一个办法,但却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张应华训导也不一定就会乐于听命。

    所以周进故意晾了张应华训导几天,拖欠了他几天俸禄,一直等到他熬不住,求上门来之后,才说道自己要替他们几位县学同僚谋划一件差事。

    到时候,这个差事就不属于傅检强压给张应华训导了,而是他周进仗义执言,好心帮了张应华训导和三位嘱托一个大忙。

    “张应华训导还得感谢自己才行呀。”周进美滋滋地想着,心中筹划也逐渐成型,他不但要开展宣传种植推广工作,他还要发动县学师生全员招商,把工作做在前头哩。

    次日,傅检接受周进指示,果然将张应华训导以及钱益、范进和康养志等三位县学嘱托,都召集在了一起,说是他已从周进县令手中,拿到了一笔特别经费,用于下乡开展土豆种植宣传。

    原本,张应华等人都有些兴致缺缺,不过是看在周进昨日发放俸禄时,每人多给了几十文钱的份上,情面难却,所以勉强答应了下来。

    要按照他们的意思,读书人的事情最大,还是县学童生们的功课要紧啊。

    但周进却强调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又搬出了孔夫子的那句话,“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何为夫子”,倒是让张应华等人,一时间无话可说。

    及至听到傅检说,参加下乡宣传,食宿全包不说,还有银钱可拿,四人的积极性便有些高涨起来。

    说一千道一万,金钱的刺激便是最好的刺激啊。

    县学训导张应华其实还是有一点犹豫。发动县学师生,参与下乡宣传,这可是亘古未有之事。

    虽然这个提议出自署理大兴县令周进的谋划,又由大兴县学教谕傅检牵头执行,所需经费由县衙户房承担,但要真是受到言官弹劾,说是大兴县学不务正业,哗众取宠,到时候若要追责,他这个大兴县学训导,怕是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