摧毁周进在士林之中的名气。

    接下来他张有为便可以顺藤摸瓜,指摘周进名下的桃李书院、《青年诗刊》、千紫纺织厂、紫光大戏园等项目,藏污纳垢,淫秽低俗,进而将其查封,让以周进为中心的利益共同体不复存在。

    到了那个时候,周进这厮身上是不是还有着举人功名,也就不太重要了。

    张有为想要动手,自然是以雷霆万钧之势。

    一方面,他以礼部郎中的身份,向礼部侍郎钱敬文汇报了此事。

    钱敬文祖籍平江府,在朝廷上为官多年,是南方士林公认的意见领袖之一。

    恰好他新娶的续弦夫人柳如非,当初参与南北风月汇演之争的时候,在周进手里吃过暗亏,不仅在周进名下的紫光大戏园唱唱跳跳,白干了好几天活,连一文钱的报酬都没有拿到,她反而还被周进这厮道德绑架,需要自掏腰包,给关外伤残士卒募集遣散费。

    不仅如此,柳如非辛苦了一场,名气也没有打开,反而成为了周进房中爱妾张圆圆姑娘的踏脚石,这让心高气傲、享有秦淮诸艳之一美名的柳如非,如何肯咽下这口气?

    柳如非很聪明,她被江南才子张子龙所抛弃后,知道自己名声太大,非议太多,又不像张圆圆、曹佳、花想容、赵灵飞等京城四美,好歹有着一个爱国艺人的人设。

    柳如非再想要找一个年轻英俊的公子哥儿接盘,怕是不大现实了。

    基于这种考虑,柳如非便想要通过年龄差换取婚姻筹码,换言之,她想要嫁给一个有钱有势的糟老头子,继续享受那种养尊处优的奢靡生活。

    恰好这时候,礼部侍郎钱敬文的正室夫人去世不久。柳如非便当众说道,“天下惟平江府钱敬文侍郎方可称之为才华出众,我只有遇见像钱侍郎那样有才华的人才肯嫁给他。”

    钱敬文都快有六十岁了,陡然被一个刚满二十岁的小姑娘表白,而且还是名声大噪的秦淮诸艳之一,自然是感动得情难自已。

    他也遥相呼应,公开言道,““想不到大周朝居然有如此爱才的奇女子,我今后也只会娶柳如非这般爱惜才华的女子。”

    既然郎情妾意如此明显,自然不乏有那些趋炎附势之徒,前来捧钱敬文这个礼部侍郎的臭脚。

    在他们的积极撮合下,钱敬文一意孤行,不顾家中子女的反对,也不顾朝中同僚的劝阻,以聘娶嫡妻之礼,将柳如非这名风尘女子娶进了家门。

    为此,柳如非还特意写了一首诗歌,题为《春日我闻室作呈牧翁》:裁红晕碧泪漫漫,南国春来已薄寒。此去柳花如梦里,向来烟月非愁端。画堂消息何人晓,翠帐容颜独自看。珍贵君家兰桂室,东风取次一凭栏。

    这首诗歌文采斐然,情感抒发极其细腻,还将她柳如非的芳名嵌入到了诗歌文本之中,表达了她对钱敬文这个糟老头子的依恋之情和爱慕之意,从而又成功地收获了钱敬文的一波好感,也让其“老夫少妻”的自卑感有所缓解。

    柳如非对于周进,从前存在着利益之争,很难说有什么交情。

    钱敬文若是也出手,将周进置于一种难堪的境地,哪怕仅仅是博得美人一笑,也值得了。

    礼部郎中张有为在前面奔波,礼部侍郎钱敬文在背后支持,这场针对周进的行动,便更有把握了。

    另一方面,张有为还以礼部郎中的身份,召见了本届顺天府乡试之中,和周进处于相同片区的诸多考生,以此寻求旁证。

    傅检当初就在周进号房隔壁,自然是首当其冲。

    “傅公子,当年你兄长傅通判求到本官这里来,允许你进入顺天府学就读,我是第一个点头同意的。本官时任顺天府学训导,便也因此和你有了一场师生之谊。虽然你这次乡试没有考中,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水平,但我知道原因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