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虽然是个技术活,不说人人都能干,但是能干的也是一抓一大把。

    最重要的是,会来事,会处理问题,有时候还能出个谋,划个策。

    这才是最重要的。

    这也是为啥秘书兼任这办公室主任,那综合处处长,明明职务在办公厅啥的序列之中,却不受办公厅之类的部门管辖的原因所在。

    秘书只对领导负责,而也只归相关领导直接领导,只有相关领导才有其任免权。

    就比如在汉东,秘书长统筹管理整个汉东的秘书体系,可却管不了刘新建,实际上秘书长不是刘新建这样的人的顶头上司,像刘新建这样的大秘,直接领导、顶头上司,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赵立春。

    俗话说,秘书不带长,放屁都不响。

    可实际上,不谈晋升等问题,只谈职务含权量,秘书长的职务含权量真不如刘新建,因为秘书长只是秘书长,而刘新建在赵立春面前是刘秘书,离开赵立春身边那就是刘省长了。

    各级领导的秘书都是这样的,兼职在秘书体系,却不能算是秘书体系的人。

    通常,做秘书的还有一个好处,有点类似刑不上大夫,属于隐形福利,自身的安全性没二话,一旦秘书出了事,就代表后面的领导也出问题了。而这个顺序应该是,除非是要动其背后的领导,才会先对其秘书下手,只要不是有关部门动相关领导,秘书永远不会出事。

    这层身份有点类似免死金牌的味道。

    像刘新建这也属于少数。

    为啥这么说呢。

    因为他是接的李达康的班。

    通常来讲,像赵立春这种,在地方任职就已经选好了秘书,而秘书也会随着其任职的变动而变动,这个角色,基本上中途不会换人。像赵立春这种,多数是一开始李达康跟着他干,赵立春去京州,李达康也会随着去京州,赵立春去汉东,李达康也会跟着去汉东,赵立春去京都,李达康也会跟着去。

    或许,有违规定。

    可实际上,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

    像后来沙瑞金来汉东,白处长也跟着一起过来了。

    而李达康跟刘新建工作交接,也存在这种情况,只不过这种例子很少。

    中途换人,这会让相关领导在工作之中遇到诸多不便。

    就比如现在,刘新建在做的事情,换一个新人去做,赵立春就很难放心了。

    这也是为啥秘书权力很大,自身又带有类似免死金牌光环,甚至还有相关规定,秘书只需对直接领导负责,不受所在部门领导管辖的原因所在。

    上上下下,都是这么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