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一海气息凝聚。

    顾清源张口一吐,一道湛青色法力飞出,围着他转动,宛若游龙。

    “上元乙木青气,成矣。”

    随着练气法门运转,又有丝丝缕缕青色法力生出,填在气海。

    与此同时,气海层层拓展,不知又扩出多少,那丝丝缕缕法力更显少的可怜。

    法力游走,有丝丝缕缕灵气透过周身大窍涌入,又有浊气排出体外。

    洗尽铅华,回返先天。

    这先天却不是那大夏只占了个名头的先天,而是褪去后天浊恶,得清净之躯,御使法力更为便捷。

    顾清源只觉得浑身一轻,脑内清明,整个世界陡然真实起来,一双眸子如金睛,一草一木,一石一土,褪去表象,显现元气本质,元气流转,灵气本质,尽入眼眸。

    练气已成,此后勤加休勉,积蓄法力,待到气海法力圆满,先天之躯皆成,就可以进行练气的最后一步,结丹种。

    天资聪颖者,体内生有灵根,借法力打磨,以成丹种。

    但这一步,便将世上九成人拦在修行门外,这也是古法练气士没落缘由,只因身据灵根者太过稀少。

    那传渡之法倒也神妙,以传渡之法种下假灵根,以假练真,假灵根融汇天地灵物,练就真丹种。

    顾清源周天运行几周,法力又壮大几丝,长吐一口浊气,不由得有些头疼传渡之人该去何处寻,行传渡之时无异于把身家性命交于别人之手,他自觉还没活够,不想冒此风险。

    此时天色刚刚放明,三日过去,守灵之约已尽,顾清源只剩一件事,做完好了结因果。

    “二十里外的小观吗?正好练练新学的神行术!”

    顾清源看着手中散发褐光的土行灵物,打算启程送去。

    又将老道观中搜刮一番,得灵米百斤,连同护山阵旗一同拆了,取了一身道袍换上,正式上路。

    顾清源早就将老道留下的书翻遍,除去风物介绍,还得了“神行术”,“望气术”,“金光术”三道术法。

    法力一生,神异非常,附于身可强固躯体,附于足奔若快马,附于刀刃增长锋芒。

    顾清源手掐法诀,法力流转足部,身形闪动,已在数米开外。

    他一边赶路,一边体会这与真气运行不同的术法,短短二十里,须臾而至。

    小观果然小,十几米见方,观门禁闭,并无额匾,透过院墙,能看到枝叶探出,是一株梨树。

    还未等顾清源敲门,观门开了一条小缝,一位小道童自缝中挤了出来。

    道童身高仅比成人腰线高一点,唇红齿白,圆嘟嘟的小脸,头上扎两个小揪,用红绳绑着,可爱非常。

    “李桐给道兄见礼。”道童躬身作揖。

    看着也就十三四岁的道童,顾清源未曾怠慢,还之一礼,取出灵物。

    “在下顾清源,受蛰龙观徐道长之托特来拜见。”

    李桐伸出小手,接过灵物,“徐道长终究没有踏出那一步,唉,还请道兄稍候。”

    一溜烟又跑了回去。

    顾清源猜想,或许道童要禀告观主,也不硬闯,取了《望气术》暗自琢磨。

    《望气术》乃是古法,练气士食气机以成长生,望气术是勘察天地气机流转的根本大法,不可不学。

    顾清源身为半桶水新法修士,却对这望气术颇感兴趣。

    正想着,门又微微往外打开些,李桐手托着一大托盘,上面用红布垫着,三个梨子在盘上,随着李桐行走晃动。

    “劳烦道兄跑一趟,破落道馆,并无奇珍,倒是院后梨树长的繁茂,这三枚梨子当做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