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就算的要降罪,那也要一同降罪,勋贵武臣和宦官阉人一个都不能少!

    比如说眼前这个勋贵第一人张懋,他何尝没有收受贿赂,从中谋利?

    小皇帝冷冷地看着刘大夏,强忍着心中的火气,没有直接一剑砍了他。

    “大司马,你身为当朝兵部尚书,总理天下戎政!”

    “朕就问你一句话,若有朝一日北虏犯境,攻破宣府大同,而京营却无兵可用,那朕这个大明天子该怎么办?难不成到时候带着你们这些满朝公卿南逃不成?”

    此话一出,张懋和刘大夏都是变了脸色,起身跪倒在地上。

    “臣等知罪,请陛下息怒!”

    一旁汤昊见状,神情古怪地笑了笑。

    因为小皇帝这番话说得很有意思。

    刘大夏告诉他,京营糜烂日久积弊已深,是一直以来都存在的问题,怎么改都改不好。

    而小皇帝则没有跟他争辩,而是问出了一句诛心之语。

    好,你说京营烂透了,已经改不好了。

    那就这么让京营烂下去,等到北虏兵临城下的时候,咱们一起舍了这祖宗基业,一起南逃苟活呗?

    刘大夏该怎么回答?

    他要是回答了,立刻就会被扣上奸佞的帽子。

    舍弃祖宗基业不要,南逃苟全乞活,那跟前宋有什么区别?

    真要是这么做了,他们这些朝臣有一个算一个,尤其是他刘大夏这个兵部尚书,注定会被钉死在历史耻辱柱上面,钉得死死的那种!

    当年瓦剌兵临城下,直奔北京城的时候,为了苟全活命,可是有不少公卿惊恐万分地想要南逃,将这祖宗基业拱手让给北虏蛮夷!

    比如说那参与谋划夺门之变的徐有贞,就是因为提出了南迁之议,成了苟且偷安的典型代表,终景泰一朝都不得重用!

    因为提出南迁,因此遭到整个景泰王朝的排挤打压,连死了千百年都还被世人诟病!

    刘大夏可是君子,君子当舍身成仁,君子当舍生取义!

    北虏有可能兵临城下吗?

    当然有可能啊!

    土木堡之祸距今才过去了五十余年!

    北虏长驱直入杀入京畿腹地的张狂可仍旧历历在目!

    谁能够保证,现如今的北虏,那鞑靼和那瓦剌,是不是又出了个什么枭雄人物,正在一统蒙古,准备再次南下一举亡了大明?

    刘大夏自然不敢保证,所以他只有磕头请罪。

    张懋也要磕头请罪,不过他是为了趁机进言。

    “陛下,此时十二团营积弊积弱,与正统年间的京师三大营一样,眼下当务之急是另思它法以图恢复京营战斗力,而最为便捷之法便是从已积弊积弱的十二团营之中,选取精锐再立它营。”

    选取精锐,再立它营!

    这就是张懋故意自爆的目的!

    其一是为了坑刘大夏一把,其二则是借刘大夏之口,告诉小皇帝这京营到底有多烂!

    既然京营已经烂到骨子里去了,那就别再说其他的了,选取精锐再立它营吧!

    而这最后六万五百七十四人,就是京军最后的精锐,也是京军最后的希望!

    张懋的想法,与汤昊“重新选锋,组建新军”的念头不谋而合!

    小皇帝听后神色稍缓,冷冷地看了刘大夏一眼。

    “既然积贫积弱,那就要去改!”

    “就这么任由京营糜烂下去,这不是给子孙后人留下隐患吗?”

    “你们怎么敢的,先帝爷对你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