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哪一件事,对文臣缙绅而言,都不是一件好事。

    但,这两件事,对小皇帝而言,却都是好事。

    这也是老首辅刘健真正感到欣慰的地方。

    说不上高兴,但是很欣慰。

    因为他终于看到了小皇帝的成长。

    懂得在规矩之内抗争,懂得守护他这位皇帝的权柄,这就已经让老首辅很开心了。

    刘健不是三杨,他也做不到像三杨那样,明里暗里地僭越神器。

    虽然说,今日内阁谋划,全都失败了。

    但是日子还长,时间还早,谁胜谁负还是个未知数。

    就算给汤昊一个世侯又能如何?

    世侯只是爵位,而不是官职。

    哪怕汤昊立刻进入五军都督府挂名,也没有什么意义。

    因为五军都督府毫无实权,一应权力全部都被兵部给攫取。

    而现如今的兵部尚书,正是与天官马文升齐名的弘治三君子之一,刘大夏!

    而刘大夏这个兵部尚书,是内阁的人,是他们的人!

    三军将士的奖惩升降,甚至连他们的俸禄饷银,都是由兵部掌控!

    因此,给汤昊一个世侯,他又能如何?

    日子还长啊!

    刘健倒是很希望,这汤昊能够玩出点花样来!

    因为借助这一次次的文武争斗,可以促使小皇帝快速成长起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大明天子!

    呵,自土木之祸后,大明武夫就彻底式微了,朝政大权逐渐落入了文臣缙绅手中,至今已有五十余年了。

    五十多年过去了,朝堂大权还是在文臣缙绅手中,也不是没有勋贵武臣想要改变,但他们无一例外地全都失败了,比如说老国公张懋,比如说保国公朱永,仅仅只能庇护着勋贵武臣苟延残喘!

    既然如此,那给你汤昊一个世侯,你又能如何?

    是以老首辅最终还是落了笔,写好了浮票,然后转呈给了皇帝陛下。

    小皇帝仔细阅读了元辅大人的处理意见,再三确认没有什么问题,也没有什么文字纰漏后,有些不敢相信地看了刘健一眼。

    这位老首辅,竟然真的给了汤昊一个中山侯,世袭罔替,食禄一千五百石。

    没有任何文字陷阱,一应爵位禄米全都明明白白地写着,内阁竟然真的同意了此事。

    惊喜来得太过突然,小皇帝甚至都有些不敢相信。

    他还以为老首辅刘健或者谢迁、李东阳等人会极力反对呢!

    结果人家只是轻飘飘地抗争了一番,然后就直接同意了。

    来不及多想,朱厚照直接掏出了自己的正德之宝,往上面戳印盖章!

    自此汤家复爵一事尘埃落定,东瓯王汤和五世孙汤昊,承袭中山侯爵,世袭罔替,食禄一千五百石!

    汤昊整个人都还有些懵。

    他同样也没有想明白,为何这世侯来得如此轻松写意!

    内阁三位阁老,还有这些文臣缙绅,全都放弃了吗?

    只怕其中还有什么猫腻啊!

    廷议就此结束,群臣各自散去。

    他们都是各部寺监的最高长官,还有着大把事情要忙。

    至于小皇帝,得继续经筵,还没到时间呢!

    英国公张懋、老首辅刘健、大学士谢迁和大学士李东阳也纷纷登上了月台,继续经筵一事。

    原本是先经筵日讲,然后再开始廷议。

    可是因为小皇帝的强烈要求,这顺序倒是改了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