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准备了供桌,果盘,鞭炮,一应俱全的。

    反正没要吴巍掏钱。

    吴巍自然是客随主便,跟着主家把开工仪式有条不紊地走完。

    恰巧这时候,天光也大亮了。

    程老板的一应脚手架,连带着建材,也跟着送到了。

    可惜脚手架真就是竹竿的,能省则省了。

    好在够粗够长够结实。

    看来这家伙在见不到钱之前,是不会花大钱去准备铸铁脚手架了。

    吴巍对此忍不住挑剔。

    但高师傅、陈师傅等人,早就习以为常。

    送走程老板,吴巍转头就开始分派人手,安排活儿。

    陈师傅作为老师傅,起初对吴巍这样嘴上没毛的包工头,还是抱有一丝怀疑的。

    但看到人家这有理有据地一通安排,顿时疑虑全无了。

    毕竟老师傅就是这样。

    不仅手艺老道,而且见微知著。

    加盖二层的动静可不小。

    郑老汉家这一开工,就引起了左邻右舍明里暗里的关注。

    盖得好了,就跟包工头套套近乎,结个善缘,以备将来用得上。

    盖得不好,就坐等着看郑老汉的笑话。

    好在对于这种加盖二层的小工程,对吴巍来说,根本不在话下。

    转眼三天已过,到了8月1号。

    戴师傅完成门窗的定制,提前拿了工钱,功成身退。

    剩下的俩瓦匠师傅,连同杨巧巧在内的六名小工,在吴巍的带领下,早拧成了一股绳。

    指哪打哪,合作无间。

    同时吴巍在郑老汉的左邻右舍中也混了个脸熟。

    因为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这个年轻的包工头不仅能干,而且会来事。

    关键是会的也多。

    从砖砌墙体的结构,到砖混结构,甚至到现浇一体的框架结构,都信手拈来。

    只是这年头的小城市自建房,大都受限于成本问题,依旧以砖砌墙体居多。

    与此同时。

    吴巍在城里揽工挣钱买了二八大杠的事,也在桃园村传得人尽皆知。

    这年头,二八大杠虽然不要票了,但农村里能买得起,依旧寥寥无几。

    当然,为了结婚而东拉西借,凑个三转一响的,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乔玉燕也听说了这个消息,就想着来看一看。

    更关键的是,曦春已经一连三天没去找她,问问题了。

    这让乔玉燕抓心挠肝的。

    连每天梳洗装扮,都下意识地多照两遍镜子。

    终于在1号下午这天,找到了吴家的篱笆院。

    相比于乔家大院的宽敞阔气,吴家的篱笆院确实寒酸了点。

    但乔玉燕看到的却是,入眼的一切干干净净,清清爽爽。

    就连菜园子里,都打理得整整齐齐,令人无可挑剔。

    这样的印象分,全都被她无脑加到了吴巍头上。

    可越在心底给吴巍加分,整得她大姑娘的心里就越发心虚。

    在篱笆院外徘徊了许久,都没敢进门。

    即便此时吴巍根本不在家。

    直到院子里的大黄叫了起来,吴曦春拿着书本找出来。

    “玉燕姐,你怎么来了?”

    乔玉燕这才借坡下驴道:“曦春,你几天没来找我了,我顺道过来看看。怎么,没遇到什么难题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