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这家伙兴致缺缺,为何又要拿出来用呢?

    满腹疑惑的走到叶渡身边儿,笑着说道,“叶兄,先吃些饭菜吧?”

    一众工匠纷纷行礼道,“叶村正,先吃些饭菜吧。”

    叶渡随意拿起一个馒头,手里夹着一根咸菜条,对着大家边吃边聊起来。

    “大家这生产上,也缺乏合理的安置,到时候我们可以采取大纺车技术,一次可以有锭子几十枚,甚至还可以采取蓄力,这样一来,我们的规模可以迅速扩大。”

    “我看了眼前你们这纺车,最多每天纺纱也就一斤多,但是若是做出我这种大纺车来,一个昼夜起码百斤来。”(牛逼吧,咱们老祖宗的高端科技,始见于唐宋时期,农书有所记载。)

    “这种纺车,太大的咱们可能造不出来,但是我已经摸索了三十二锭的研制之法,诸位都是熟手,且看这样做时不时可以?”

    说着叶渡在板子上写写画画,不一会儿的功夫,一副模型图出现在大家眼前。

    老翁刘向,直接将眼珠子瞪得溜圆。

    孙县尉直摇头,因为他看不懂。

    “咦?怎么就只有我的?”叶渡扭头看了一眼孙县尉,“你不饿吗?”

    孙县尉尴尬一笑,“刚才看你给这些匠人讲解如此投入,不忍心打扰,我自己吃了些。”

    似乎是感受到了孙县尉疑惑的表情,叶渡笑着说道,“这位坊主姓刘,名向,我将他的作坊打包收购了,以后便是叶氏商行的一员了。”

    “什么?叶贤兄,你是真行啊!”孙县尉目瞪口呆。

    自己就是出去吃了一趟饭,跟手下聊了一会儿的功夫。

    叶渡不仅把人家的作坊给收了,还将一个前朝有功名的老学究给收编了。

    刚才他听耆户长说了,这位坊主人家还做过官府的幕僚,算是半个官人呢。

    “这位大人请了,在下刘向,以后烦请多多指教。”

    “不必如此,我以后也没机会指教你,我与叶贤兄乃是朋友,先前觉得自己懂得特别多,但是今日见二位交谈,方知自己真的是井底之蛙,倒是该跟你们多学习学习。”

    孙县尉也没自矜身份,而是还礼,然后道,“对了,在下孙光宪,您是长者,换我孟文即可。”

    刘向闻言,大吃一惊,赶忙行大礼道,“原来是县尉大人,小老儿有眼无珠,还请您恕罪。”

    叶渡笑道,“孙大人与我亲近,你尽然是叶氏商行的人,以后也是一家人了,对了孙大人,此行来的匆忙,身上没带钱,能否借您些钱财?”

    孙县尉道,“好说,多少。”

    叶渡嘴角微微一弯,“五十贯。”

    “好说,你且等我一等。”孙县尉出去一趟,吩咐手底下人去取钱,这里离着县城不远,自然用他的钱方便一些。

    不过孙县尉并没有走远,出了大门之后,故意贴着墙根,想听一听叶渡跟这位刘向说什么。

    “不要觉得客源是问题,虽然北境的战事稍停,但是大量的粮草运输到前线,这需要大量的麻袋,各地的府库存储粮草,也需要麻袋,所以客户的选择非常重要。”

    “我之前在军中呆过,因为麻袋的供应不足,导致粮食浪费的情况非严重。”

    “跟人家保价的时候,咱们赚一文,要保证大人们能赚两文,薄利方可多销。”

    “这官家的生意不好做,钱时常要不回来的,而且凭什么咱们赚一文,要给他们两文?这不公平。”

    “公平?那里来的那么多公平?他赚两文,你赚一文,到时候钱要不回来,是他着急,还是你着急?这赚钱的地方不仅仅在生意上,往往生意之外,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你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