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土地,肯定会有坏人来争抢的,但是这土地有了叶渡的股子,一般人可就不敢动了。

    如果有人给打井,死也乐意。

    瞬间又有不少人跑到叶渡这边儿排队。

    手里捧着契书,这些人美滋滋的离开。

    叶渡看了看花名册,一共招收了新的赏金客177人。

    数量很多,但大多数都会被淘汰,最后能留下二十人就算是多的了。

    但即便是如此,叶渡依然坚持,只要报名就给打井。

    第一,只要打井,叶家就会有收益,而自己又不用多付出什么。

    第二,根据先前的经验,凡是参加过赏金客训练的,都会跟叶家结下深厚的情谊,成为叶家坚固的簇拥,让他们享受好的生活,叶渡心里没有什么疙瘩。

    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算是千金买马骨了。

    这些拿了好处的赏金客预备成员,会自发的给他宣传。

    又等了一会儿,见没有新人来参加赏金客了,叶渡便将纸币递给了王老五,对他说道,“你还得继续努力,字写的太丑了些。”

    王老五连连点头,“恩公,我省的,最近一直在加练。”

    “嗯,接下来若是有人来参加赏金客,你一并处理便是。”

    还有许多事情等着他处理了,纺织业大会叶家接下了许多订单,也跟很多商家谈成合作,这些都需要自己去忙碌,他可没太多的时间,在这里耽搁。

    “猛子,跟我走一趟!”

    打完招呼之后,王猛子立刻放下手里的活,跟着叶渡直奔村东头而去。

    村东口临时搭建的遮阳棚子底下,二百多个黑黝黝的大汉,坐在羊角车上休息。

    听到脚步声,匆匆起身。

    叶渡上下打量了几眼,颇为满意,也不多言,“出发。”

    一群人直接奔着砖厂出发。

    指着刺史府搞基础设施建设不知道要推进多久,而且一个清河村,一个百谷堡,往来的商旅极多,对道路、仓储的要求很高。

    叶渡肯定是等不起的,所以砖厂的规模必须扩建,甚至他有意开一处石灰窑。

    一来看看能不能把道路在红砖的基础上继续升级,二来则是加固百谷堡。

    倒不是为了防御朝廷,而是山贼和世家的偷袭。

    砖窑的位置,位于村落的东南方,位置相对比较偏,远离村庄,毗邻几处低矮的小山。

    之所以选择这里,是因为本地经常挂西北风,防止烟尘给村落带来污染。

    其次,未来如果加盖石灰窑的话,毗邻丘陵小山,也方便一些。

    王猛子与叶渡边走边聊,嘴里介绍着说道,“这石灰窑建造也不难,先前村里也修过土窑,不是很难。”

    叶渡缓缓点头,有基础是好事儿,后续还可以烧制水泥。

    由于准备加大生产,所以叶渡临时让苏灿临时在六龙梁一带,招募了一些工人。

    将这些工人,进行简单的分工,一半继续烧制红砖,另外一半则开始准备修建石灰窑。

    此外还招募了大量的流民去山上开凿石灰岩。

    当然,现在的烧制工艺相当落后,根据先前叶渡的实验,一窑的石灰起码要烧制八九天,而且过程之中必须有人看着,以防出现意外。

    所以叶渡跟沿海的渔民签订了一条长期的契约,那就是收购贝壳,不管是从海边儿捡来的,还是捕获来的,他们照单全收。

    在巡视了生产之后,叶渡将工人召集到眼前,又讲解了一阵子生产事项,叶渡将虎子叫到跟前,吩咐道,“虎子,你跟我也有一段时间了,两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