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指挥中心响彻在雷鸣般的掌声之中,所有人都在为此次的成功发射热烈鼓掌。

    “漂亮~”

    赵默也在大声喝彩,与有荣焉。

    他看到,远处谭凯华和李栋两人甚至激动的拥抱在了一起,谭凯华的眼睛里还隐约可见泛出了泪花,顿时会心一笑。

    前些天长五发动机爆炸事故的阴影,显然到此时才散去。

    此次发射任务,到此还不算圆满成功,只能说四分之一吧,剩下的还有交会对接、出舱活动以及之后的降落返回,每一个小任务都是充满了风险的,就是闯鬼门关!

    随后,有人接见了此次负责发射任务的工作人员。

    出差要两天之后了,到时候只会在京城的飞控中心观看,却是不必要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这里耗费时间等待。

    赵默眼见发射成功,就准备出去和家人汇合,然后一起返回京城。

    谁知道,一个工作人员过来叫住了他,说有人要见见他,和他聊一会。

    “和我聊?火箭发动机吗?”

    赵默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立即就跟着工作人员过去了。

    这是他第二次和对方单独谈话,倒是平常心了很多。

    出乎他的预料,对方和他聊的第一件事并不是他和科工局说起过的火箭发动机问题,而是问起了希格斯粒子和物理的问题。

    “赵教授,希格斯粒子的发现在物理学上是一件大事,许多学者都说和暗物质有关,但我听你说是没有关联,真是如此吗?”

    对方一脸好奇的问道。

    赵默不明所以,但还是老老实实的回答道:“我个人认为关系不大,要想靠希格斯粒子或者现有的标准模型去寻找暗物质是不现实的。”

    对方微微颔首,然后问道:“都说人类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以目前的科学理论,赵教授认为反物质、反重力这些有可能帮助我们走出太阳系吗?”

    赵默笑道:“走出太阳系我看以现有的化学能源都是可以的,但走向星辰大海还是要可控核聚变、生命医学得到大突破。至于反物质,个人认为在可控核聚变实现之前是无法实用的。反重力么,我研究不多,但以我这段时日对高能物理的研究来看,未来五十年还是不如可控核聚变来得实际。”

    对方感到稀奇,因为这和现在许多科学观点是截然相反的。

    不少人对于反物质、反重力抱有极大的热情,国内诸如此类的媒体宣传更是连篇累牍。

    对方来了兴趣,于是又问道:“能大概给我讲解下吗?”

    赵默点了点头,想了想说道:“重力,其实就是引力,这是四种基本力之一。反重力,天然上抵抗引力,许多人认为这种材料或者物质应该是反物质,但我在寻找希格斯粒子时推算过,反物质也逃脱不了四种基本力,所以反物质反重力应该是不成立的。”

    “原来如此~”

    对方一脸恍然的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高兴的神情。

    随后,他又和赵默聊了一会物理相关的话题,然后聊到了火箭发动机的问题,问赵默的看法。

    这么好的机会,赵默当然不会错过。

    赵默很直接的说出了他的想法:“……总体上而言,航天三步走战略是正确的,但时间上未免太长,策略上太保守了。搞大推力、可回收火箭,是势在必行的,而且要快。我个人认为在未来十到二十年内,常规的化学燃料火箭是主力,是助力我们登月的核心力量;但在二十年之后,就应该是可控核聚变的未来,可控核聚变才是我们开发太阳系、甚至走向星辰大海的真正依仗。”

    “可控核聚变?”

    对方听得都有些怔神,心下不无高兴的想道:“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