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闲并不答应,而是转了转眼睛,提及另一件事。

    “爹你去了这中书省,当这個提举,不到万不得已,万不可跟那丞相走的太近。”

    “嗯?”苏贵渊眨了眨眼,有些不明白苏闲的告诫。

    “总是你知道就行了,我要说那位皇帝老爷,早就忌讳那宰相,甚至想……”

    苏闲刚要继续说下去。

    谁知,苏贵渊径直道:“哈,你也太高看你父亲了,走的太近?为父有那个资格吗?整个朝野想要踏入胡相大门内,那是那从皇城一直排到南直隶外面去。”

    “更何况,我只是去宝钞提举司,除了有幸拜见一番丞相外,恐怕不会再有什么交集。”

    苏贵渊显然是打听过的,“为父都打听清楚了,这宝钞提举司,一年只有两次忙,每次均印发五百万贯的宝钞。哦,想必你也知道,这一贯钱大约就是一两白银。”

    “此为一国重脉,所以圣上对此颇为看重。规矩也立得很严,除此之外,就没有其它麻烦,只要为父规规矩矩、谨小慎微……”

    说着,苏贵渊似乎想到什么,暗道自己还真是本性难改。

    旋即笑道:“当然,为父也会试着改变,争取好好历练,得到胡相乃至陛下看重,早日迈入奉天殿内,做那当朝诸公之一。”

    苏闲欣慰点头,“嗯,爹,你努力是对的。”

    但同时,他心里也是一阵无语。

    怪不得宝钞崩了!

    一年印发两次,每次五百万贯,合约就是一千万两白银?

    而现在大明每年的白银税收,也不过在六百万两左右徘徊。

    当然,银两不等于全部的税收。

    实际上现在的大明,还是以“粮食”和“货物”为主要的税收来源,粮食是硬通货,除此之外就是布、丝麻、绢、绸布等等……银两只是附带的。

    但尽管如此。

    收的少,印发的多,本来就容易造成崩盘。

    再加上,现在的宝钞材料容易纸张发旧、霉烂、民间造假等等……

    当然。

    这些都是可以下大功夫,解决的问题。

    可在苏闲看来,就算是把这些所有因素都加上,也远远达不到……十几年后,宝钞迅速贬值十倍的崩盘局面!

    甚至洪武年关后,宝钞贬值更是坐了火山车,一度在明朝中叶来到了千分之一!

    最后真就跟厕纸没人用,导致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后,宝钞没有占据主流,大明朝廷彻底失去了货币控制权。

    白银成了民间认可,官府也不得不认的主要货币!

    最后就是大明的皇帝,四处求爷爷告奶奶想要找钱,却找不到,大明完了……

    这么一分析……

    以现在的每年一千万贯的印发,只要真的按照规定执行下去,就算货币有点贬值,但时代是进步的,人口是增长的,未来也不可能崩盘的这么厉害。

    中间一定有问题!

    苏闲可是知道。

    规定是规定。

    皇命是皇命!

    来大明这几年,洪武皇帝的皇命,一定是大过朝廷的规定的。

    万一真的缺钱,他自己手里又有宝钞提举司……

    嘶!

    之前叫人家小甜甜,真的建立了不会就是牛夫人吧?

    虽然明面上说着一年印发多少多少,但我皇帝缺钱了,让伱多印一点儿怎么了?

    想到这儿,苏闲又不由得想到一个非常谨慎的问题。

    话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