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喜春也很支持郭喜安的想法:“你尽管去就是,家里现在已经稳定下来了,每天固定的活就是给帮忙盖房子的乡亲们做三顿饭而已,我一个人就能搞定。”

    “至于家里的农活,今天下午孙大娘带着她家的两个儿媳来给我帮了一下午的忙,她们都是干活的好手,家里的两亩水田已经插好了一亩半多,只剩下一小块地方,我明天再抽空去干一会儿,就能结束了。”

    之前孙大伯就带着儿子帮助她们犁田耙地,今天孙大娘又带着儿媳来帮忙插秧,她们一家可是帮了自家很多了,郭喜安很感激,忙道:“那待会得把他们一家也请过来吃顿晚饭才行。”

    郭喜春摆手,“我回来就和她们说过了,孙大娘就是不肯,我也没办法,就算再去请,只怕她们也是不会来的,我想着待会做晚饭多烙几张饼子,给她家送过去就是。”

    想到孙大娘那豪爽淳朴的性子,郭喜安不免一笑,她还真就是这么一个人。

    做晚饭的时候,郭喜安便按照郭喜春说的,多烙了些饼子,今天的饼子她是用黑面揉的,里面加了不少的白面进去,加了猪油烙出来,还没吃呢,这香味就已经勾得人直流口水。

    先烙了二十多张饼子,才出锅,趁着热劲,郭喜安叫大丫先给孙大娘家送过去。

    本来想再送些冰粉过去的,还没有熬出红糖水来,只能作罢,便把斑鸠凉粉切了一块,浇上油辣椒蒜水料汁,让大丫一并送过去。

    待大丫回来时,拿回来的背篓里又装了半竹篮的山楂果。

    “这孙大娘...”郭喜春接过篮子看向郭喜安:“总是这么实在。”

    这小山楂一看就是山里的,个头小,但都红透了,物质匮乏的年代,像山楂这样的小果子也是人们不可多得的美食调剂,许多村民到季节都会去山里摘一些,给家里孩子做个零嘴也是极好的。

    不过六月份的时候,还不到山楂红透的季节,要找到这么多红彤彤的山楂,只怕也是跑了好几个山头,费了不少功夫呢,这一下就给自家拿了这么多!

    郭喜安笑了笑,“就收下吧,等我把冰粉调好,也给他们送一碗去尝尝。”

    说到冰粉,再看到这半篮子的山楂果,郭喜安一下想到这不是刚好可以用来熬成山楂酱吗?用来给冰粉调味刚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