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果然,他的想法是对的。

    清理模具,结结实实的扣好,接着就是烧火。

    等铁水融好,倒进模具,等冷却了,拆开模具就是一口大铁锅。

    这样的一口大铁锅,在农村可是太有用了。

    比如有了它,就可以理直气壮的分家。

    真以为儿子多的家庭,孙子都十七八岁了还不分家,是父母霸着家里的财政大权不放,不愿意分家?

    很多时候不是这样的,父母也愿意分家,但是分家你得有锅碗瓢盆吧?这些都是钱啊!

    比如铁锅,买这东西特么的不止是需要钱,还需要工业券。

    从60年代开始,一些轻工业产品都需要工业券才能购买。

    比如自行车、缝纫机、手表、锑锅、铁锅、搪瓷盆、毛线、蚊帐等。

    因生产数量不足,供不应求,从六十年代开始对城镇居民实行凭票供应。

    政府发行了日用工业品购货券,也叫工业券。

    当时,买一辆自行车需工业券12张、缝纫机需8张、手表需5张、搪瓷脸盆需半张。

    这在当时黑市交易工业券的价格,是一张工业券卖2元多。

    所以,先不说铁锅,也不说工业券,只是说钱就有点贵。

    就说结构更加简单的薄铁筒锅,这个时期小号的就要两块钱。

    就算是和面的一只直径三十九厘米的面盆,也需要两块五毛八。

    秦军记得,他们当地四十九厘米直径的常用铁锅,好像是需要工业券两张,这还是因为当地有一个地方是产铁锅的。

    至于价格,好像是三块八一口。

    现在的成品钢材好像才三毛一斤,而一口四十九厘米直径的铁锅,才用三点三斤铁。

    废铁现在农村才多少钱一斤?给个三五分钱就能收到啊!

    就算按照钢材的价格来计算,一斤三毛,使用三点三斤钢材,一口铁锅的成本也不过是一块钱。

    而制作一口铁锅的成本有多少?算上人工,算上煤炭、工具的消耗,也才多少?

    毕竟生产的越多,成本摊薄的越低。

    这么算起来,就算他手搓一口铁锅,成本都用不了一块钱。

    这么点成本,卖四块钱一口,不要工业券,那还不卖疯了?

    可惜,这绝对属于做买卖,属于投机倒把!

    倒是可以建立社队企业,那个时候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卖,但是有那个必要?

    看情况再说,真有必要,也不是不能做!

    所以,秦汉的提议也不是不行,就是现在没法做大。

    制作一些,还给亲朋好友还是可以的。

    等制作完成四扣大铁锅,秦军就停下不在多做,因为物以稀为贵。

    “不做了,很快天就要黑了。”

    秦军说着,伸手把旁边一个木质水槽内的水全部倒掉,此时暴露出来的是一些铁块。

    这些他特意留出来的,虽然都是含碳量高的生铁,但是却可以脱碳。

    可惜他手中没有熟铁,如果有炼制好的熟铁,直接加碳就可以做出高碳钢或者中碳钢。

    含碳量低的就是熟铁,含碳量高的就是生铁。

    生铁硬度高,但是脆,制作出的铁锅容易摔碎。

    还有,生铁锅传导热量低,所以需要高温加热。

    这些都是缺点,但是,生铁因为含碳量高,炒菜的时候回出现炭烤的现象,所以做出来的菜,有一种特殊的香味。

    只是这一点,就让很多人选择用生铁锅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