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唱戏声传来。

    “少爷!”

    “掌柜的!”

    “总把头。”

    一路信步而行,不时有伙计、庄户以及家丁向他恭敬的打着招呼。

    陈玉楼则是随意点点头,作为回应。

    等他走到外城。

    这才发现,几乎所有的庄户都聚拢到了一起。

    一座高台拔地而起。

    外面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

    甚至还有附近村子赶来听戏凑热闹的乡民,一个个垫着脚尖,脸上满是欣喜和兴奋,和着节奏听得入神无比。

    这年头没什么娱乐活动。

    加上时节艰难。

    难得能看上一场大戏,哪有错过的道理?

    “少爷。”

    陈玉楼也驻足听了片刻。

    似乎是这边的传统戏剧湘戏。

    正琢磨是琵琶记还是拜月纪时,一道熟悉的声音忽然传来。

    “鱼叔,今天什么日子,这么热闹?”

    见是鱼叔,陈玉楼也不意外,只是指了指戏台问道。

    “社日啊。”

    “快到秋收季节了,年年这会庄子里都会请县里的戏楼来登台唱戏,从老掌柜那会这个传统就延续下来了。”

    鱼叔虽然奇怪于他问出这个问题。

    但还是认真回道。

    这种大喜的日子,即便是他,那张皱纹深刻的脸上,都不禁浮现出一抹淡淡的笑意。

    “哦,对,你看我这记性,这段时间都快忙昏头了。”

    敏锐察觉到鱼叔眼神里那抹一闪而过的疑虑。

    陈玉楼一拍额头,故作无奈的道。

    社日。

    倒是把这事给忘了。

    这并非任何一个节气。

    而是从春社秋祭的传统中融合而来。

    每年春种和秋收之前,都会举行类似的庆祝活动。

    只不过,一般村落寻常人家,也没有多余的闲钱,顶多也就是吃顿好的,小孩子放挂鞭炮,点个炮仗,简单热闹一下。

    陈家庄不同。

    几代人在此开辟出良田千亩。

    光是在陈家租田耕种的庄户就有一两百户。

    加上老掌柜,一直想让陈家慢慢往诗书传家的路子上走。

    所以对此尤为重视。

    每年不但请来戏班子,整个庄内更是张灯结彩,等到了夜里还会划龙船、舞狮、放灯,比起过年也不遑多让。

    见他记了起来。

    鱼叔也暗暗松了口气。

    他倒不是怀疑什么。

    只是担心少爷动辄就把自己关在楼里好几天,时间长了会不会陷入自闭。

    “少爷,饿了没有?”

    “我让厨房那边准备饭菜。”

    陈玉楼摆摆手,看天色将暗,到时候一起吃晚饭也没事。

    “鱼叔,今晚有什么活动?”

    哗啦——

    他话才问出口。

    忽然间,戏台上似乎结束了唱戏,鼓掌声欢呼声铺天盖地的传来。

    随后。

    早就准备好的伙计点燃烟。

    一时间彩光漫天。

    见到这一幕,来看热闹的小孩顿时欢呼雀跃。

    他们对咿咿呀呀的戏剧没什么兴趣。

    期待的是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