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我这里也差不多,家中也为我介绍了老师!”李宏康跟着说道。

    经过两年的国子监学习,让三人的根基牢靠,之后的学习更多的是精研,这时要是有个好老师指导,自是方便。

    国子监确实是最好的学校,但夫子、博士需要同时教导数十监生,总会精力不济。

    而有条件的学子,就会拜水平更高的大才为师,一方面是指导学业,另一方面则是增加人脉。

    “看来我们以后相聚的时间不多!”贾蔷有些不舍的说道。

    他在这方面的条件最差,没有人脉去认识那些大才,就算是他想拜大才为师,别人也不会理他。

    要知道拜师之事,可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个时代,师徒关系极其重要,几乎弟子入了师门,就代表着自己进入了老师所在的派系,就算是想要退出都没有可能。

    “此话从何而言,我们都在京城之中,有时间就可相聚,蔷哥儿该罚!”李宏康笑着举杯说道。

    “确实该罚!”郎立安跟着举杯笑道。

    贾蔷大笑着举杯,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三个书生在亭中饮酒,观看着园中景色,时而兴起做诗,时而激昂天下,时而讲起京中趣事。

    这场酒局足足喝了一个半时辰,贾蔷的体质强悍,加上这酒的度数有限,他并没有多少醉意。

    倒是李宏康与郎立安都喝多了,好在两人皆带着小厮,又有马车在门外候着。

    送走了好友,贾蔷也开始考虑从文之事,是否要找个老师。

    不过想到自己的身份,不提他是被贾家逐出族谱的,只说他这个轻车都尉的勋爵身份,就很难被文官认可。

    能够真正受文官认可,最好的选择就是找一个文官中名声极隆之人。

    当初的贾敬,就是从勋爵之家考中的进士,看看最后的结果,还不是入了道门,其中虽然有些其它原因,但何尝不是在文官之中少有结交,没有支持之人才会如此。

    看看历史中的那些文官们,哪一个不是今日被贬,过一段时间复职,然后再贬再复职,只要朝中有结交的好友,就有翻身之日。

    “算了,还是在国子监好好学习吧!”贾蔷想了许久,最终无奈的摇头说道。

    转天的辰时三刻,贾蔷骑着白马出现在京城西门外的七里亭。

    入得亭中,他从食盒中取出了几盘菜,又取出了一壶酒,然后静静坐在石凳上等待着。

    没有等多长时间,三道人影自远处而来。

    贾蔷站起身来,来到了七里亭外。

    三人是两个衙役押着一人犯,人犯正是贾蓉。

    贾蔷在知道宁国府中发生之事后,他就让老顺头探听了贾蓉的处置。

    今日正是贾蓉被押往边彊之日,他来此是为了送贾蓉一程。

    虽说当年他在宁国府中受了委屈,但贾蓉并没有欺负过他。

    贾蓉能有今天,其中多少有着他的挑拨,可他又如何能够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等地步。

    “见过贾大人!”两位衙役对于七里亭有人等待之事一点都不意外,老顺头在这两位身上可是使了银子的。

    当然,其中贾蔷的身份起了极大的作用,在普通衙役眼中,正三品轻车都尉,正四品二等侍卫,这等身份都是天大的人物了。

    “这点银子给两位喝点酒解解乏!”贾蔷伸手取出了两封银子递给了两位衙役。

    两位衙役微一犹豫,还是接过了银子,他们识相的走到一旁不打扰这边了。

    “蔷弟,没有想到你还会来送我!”贾蓉死寂的双眼在看到贾蔷后,有了一丝神采,他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