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臣从内阁回府时,受到了暗杀,两名刺客被我的护卫生擒,此处有两名刺客的口供,还有两座重型弓弩的出库记录,以及所有参与者的口供!”贾蔷沉声说道。

    景文帝一听是关于刺杀之事,并且还是在皇城外刺杀朝中重臣。

    这不由让他想到了当初自己被刺杀之事,那时要不是贾蔷及时出手,或许他已身死了多次。

    “证据都指在理国公府,看来你也成长了,这几年在内阁做事让你的性子稳重了,放在几年前,这会儿你怕是已带人杀入了理国公府!”景文帝看完了桌上的证据,他欣慰的说道。

    他对贾蔷的行事风格还是非常了解的,在江南,在九边,贾蔷行事都是雷厉风行,有什么事就立即做了。

    但贾蔷这次被刺杀,却是在知道了幕后之人后,还将证据送入宫中。

    “守忠,拟旨,抄理国公府,革一等子柳芳爵位与官身,将圣旨立即送到大明宫,请太上皇审阅!”景文帝向一旁的夏守忠吩咐道。

    这就是恩宠,就是信任,凭借着贾蔷送来的证据,景文帝立即办了理国公府。

    要是其他人将这些证据送过来,景文帝至少也要让大理寺,或者其它部门对证据进行考证,才会决定下旨。

    大明宫内,太上皇的身子一直处于勉强维持着的状态,不会大好,也不会太严重,这会儿他早早的躺下,正要睡觉。

    戴权轻手轻脚的进来,太上皇缓缓坐起。

    “什么事?”太上皇并没有发火,他很清楚做为身边最了解自己的戴权,不可能贸然打扰自己的休息。

    “贾侯被刺杀,调查是理国公府派人做的!”戴权轻声回道,并将一封圣旨呈上。

    太上皇没有露出对贾蔷的担心,并不是他不关心贾蔷,而是他对于贾蔷的实力十分信任。

    能够以五百亲卫冲杀十万鞑靼大军的名将,怎么可能会被轻易刺杀,再加上戴权的神色就可以看出贾蔷安好。

    如果贾蔷真出了事,以戴权深知贾蔷身份,定然会神色大变。

    太上皇打开了圣旨,看到理国公府后,不由长叹了一声。

    “加盖大印,今夜就办了吧!”他虽在心中想到了理国公当年之事,但并没有影响到他对于理国公府的处置,他沉声命令道。

    “是,主子!”戴权应道。

    戴权将圣旨拿到一旁,加盖了大印,又送回到太上皇手中。

    太上皇重新扫了一眼,就交给了戴权示意送出去。

    贾蔷得了圣旨,在宫门前遇到了着甲的吴子仓。

    “京营节度使吴子仓奉皇命共调京营军士一千五百人听从贾侯爷的命令!”吴子仓躬身说道。

    在他的身后是军容整齐的一千五百军士,军士全都是骑兵。

    贾蔷认出了这正是原属于自己两卫人马中的一千五百人,却是被吴子仓带了过来。

    “吴大人,领所有军士包围理国公府!”贾蔷沉声发出了命令。

    一千五百名骑兵在夜晚的街道上行进,造成的声响还是非常大的,惊动了很多人家。

    但这些人只敢从门缝中偷偷打量,没有一人敢于外出查看。

    就连各高门大户,也是紧闭大门,管束自家的下人。

    骑兵的速度很快就来到了理国公府,他们由百户指挥着,分散开来将理国公府团团围住。

    同时,所有骑兵都升起了火把,这是防止理国公府中人借着黑暗行事。

    贾蔷与吴子仓带着两百军士站在理国公府大门外,他自己只带来了贾弓。

    理国公府的大管家听到外面的声音,命人上了墙查看,发现是官军围了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