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贾敏生气离开,是因为贾母准备让林黛玉与贾宝玉住在一起。

    这次请贾敏回去,自不可能再犯同样的错。

    如果没有尤氏听到的小道消息,贾敏一定会听从贾母的吩咐,带着林黛玉到荣国府住一段时间。

    但正是因为知晓了荣国府中的传闻,她可不想害了自家女儿的名节。

    “听闻宝玉哭闹,要黛玉回去?”贾敏突然问道。

    鸳鸯本就不是擅长说谎的人,她先是一怔,反应过来后一时之间却是不知如何回应。

    贾敏怎会看不出这其中的意思,很明显传闻是真的。

    她的面色变得极其难看,如果贾母不知道林黛玉已与贾蔷订了婚,或许如此安排还算是想要撮合林黛玉与贾宝玉。

    可都表明了贾蔷与林黛玉是订了婚约的,贾母还会如此的安排,这真要是传了出去,让世人如何看林黛玉,又如何看诗书传家的林家。

    “你回去禀报母亲,女儿多谢她的好意,我还要顾及自家女儿的名节,就不回去了!”贾敏沉声说道。

    鸳鸯曲身行了一礼,转身回去汇报了。

    贾敏看着鸳鸯离开的身影,内心一阵阵的发寒。

    贾母对贾宝玉的溺爱,已经到了何等程度,就连外孙女的幸福都不顾及了。

    她可不相信贾母会不知道这一点,女儿家的名节是多么重要的事情。

    贾宝玉虽小,但七岁不同席的规矩,八岁的贾宝玉也要注意男女大防了。

    那日她也见到了贾宝玉,那一脸的风流,怕不是个安生的。

    贾敏想要立即去找贾蔷,只不过贾蔷这会儿并不在府中。

    贾蔷确实很忙碌,他这会儿前往了国子监。

    之前他走的关系,参加了江南的乡试,现在回来了,明年还要参加会试,多多少少要知会国子监这边。

    “贾蔷,蔷哥儿!”进了国子监没多久,就听到身后有人在叫自己。

    他好奇的回过头去,他虽在国子监学习了近三年,但所交的朋友可不多,能够如此亲切叫自己的更少。

    “郎兄!”他回头看到了郎立安,不由得惊喜叫道。

    “果然是蔷哥儿,这么久没有见到,我还以为认错人了!”郎立安开心的说道。

    旧友许久未见,自是格外的高兴。

    “自你拜了师后,就再没有见过!”贾蔷也是笑着回道。

    同是在国子监读了两年多,郎立安因家中的关系拜得了明师,自是减少了至国子监的时间。

    而贾蔷更是在之后不久就离开了京城,旧友之间便没了相见的机会。

    “蔷哥儿,这次乡试你怎么没有参加?”郎立安好奇的问道。

    以他对贾蔷的了解,就算贾蔷的学识不够,也会参与乡试增加经验,这也是大部分监生的想法。

    “你参加了?”贾蔷没好意思说自己的情况,他反问道。

    “哎,名落孙山,老师说我至少还要数年苦读才有希望!”郎立安摇头回道。

    这下子贾蔷更不好说自己的情况了,实在是不想打击郎立安。

    “对了,伱可拜了老师?”郎立安想到了什么,开口问道。

    “家师名林如海!”贾蔷对着南方抱了抱拳回道。

    “林如海,探花林如海,扬州巡盐御使林大人!”郎立安很快就想起了林如海是谁。

    主要林如海的林家在文人中是非常出名的,加上又坐在巡盐御使这个关键的位置上,更让林如海的名声极重。

    “不对,你去江南了?”郎立安反应过来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