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太祖皇帝战于鄱阳湖,最终太祖皇帝以少胜多,将陈友谅的大军打得大败,陈友谅自己也死在乱军之中。其后陈友谅手下大将张定边等人拥立他的儿子陈理为皇帝,在武昌城登基坐殿,其时陈理只有十一二岁。后来太祖皇帝逼降了陈理,并将他流放到高丽国, 最后陈理死在高丽,尸体不知所踪。九姓人家若是陈友谅帐下大将的后人,祭祀祖先之时,将陈理的画像挂了出来,却也不足为奇。至于其余三幅画像绘的是谁,眼下殊未可知,想来都是陈友谅手下的大将。如名将张定边骁勇无敌,与太祖帐下第一猛将常遇春齐名。陈理投降太祖皇帝之后,张定边不知所踪。有人说他出家为僧,有人则说他远遁海外。我在南司文牍库阅读文卷之时,曾经见过太祖皇帝派遣徐达、常遇春两位大将北征时的一段记载。太祖皇帝叮嘱常遇春不可轻敌,特意提到当年鄱阳湖大战之后,诸将都以为陈友谅死于乱军之中,六十万大军灰飞烟灭,虽然残兵败将逃回了武昌城据守,不过已成了惊弓之鸟,待到大军将武昌城团团围住,陈理和张定边等人必定投降。没想到大军到了武昌城下,张定边指挥将士死守武昌城,压根不打算投降。若不是太祖皇帝派人买通了陈理身边的宠臣,连哄带骗,使得陈理投降,要击败张定边,夺取武昌城,势比登天还难。而且张士诚虎视眈眈,随时会从江浙方向杀来。到时陈家和张家联手,太祖皇帝腹背受敌,非得大败亏输不可。太祖皇帝提起张定边守武昌城之事,便是提醒常遇春,不要以为鞑子败兵如山倒之下,大都城不堪一击,须得小心谨慎,不可重蹈武昌城大战的覆辙。太祖皇帝对张定边如此看重,此人必定有过人的本领。他是陈友谅托孤的重臣,九姓族人将他的画像与陈理并列,却也说得过去。至于另外两人是谁,眼下可说不好。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