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若派兵前去挑衅,多半敌军也会派出战船,到时候恐怕会一眼便被识破!”

    朱亮走到叶文心身边说道:“此计自然不能在光天化日之下施展,要施展也是在夜里实施。”

    “前些时日我观这长江之上每到深夜子时都会江雾大作,文心兄可遣人布置二十艘,每船安排军士三十人,船上皆用青布为幔,各束草人千余个,分布两边,待到子时雾气,便可佯装来犯之敌。”

    “届时王大锤的敌军,定然会以为雾中有诈,不敢轻易出寨拼杀,只会用箭矢迎敌。到时候箭矢射在船上,岂不是相当于向王大锤他们借箭一用?”

    叶文心听后,连连拍手称妙。

    叶文心又朝着朱亮行了一大礼,道:“多谢贤弟为我想出如此妙计,若非贤弟此番我十日内铸造不齐箭矢多半要被王爷和太守大人责备一番。”

    朱亮连忙扶起叶文心,道:“你我兄弟二人同为大陈国劳心劳力,这等小事何需挂齿。”

    有了此次相助,叶文心也越来越觉得朱亮既有扶天之能,又有君子之德,当真是一位大德贤人呐。

    送走了叶文心后,朱亮也是颇为得意。

    他打发走了下人后,自己一个人在营帐中捂着被子沾沾自喜起来。

    “哈哈哈,朱亮啊朱亮,现在你真是越来越像一个军师了!居然还能和话本里的诸葛孔明一样提出上下两策。”

    “最关键的是,你居然还真的把叶文心那家伙给忽悠过去了!”

    朱亮越想越觉得好笑,不过他可不敢笑出声来,只能蒙着被子暗自乐呵着。

    翌日,朱亮早早就带着三百士兵前往南屏山修建求风的七星台。

    而叶文心在朱亮的帮助下得了铸造箭矢的上下两策妙计,既然有了两个妙计,小孩子才做选择,叶文心他统统都要。

    叶文心先是派人马回收剩下的铁索带回来重新熔铸箭矢,又命将士扎起了草人安置在大船之上。

    叶文心相信只要自己双管齐下,定然能在十日内弄齐这十万支箭矢,甚至是更多。

    到时候自己就可以趁机帮朱亮再请一功,到时候朱亮凭借着借东风、和草船借箭双重功劳定然能获得金陵王他们的大量嘉奖。

    叶文心想象的确实非常美好,可惜叶文心不知道的是朱亮的奖赏他自己早早就已经谋划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