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脉。

    圈内很多名导演、艺术家会去学校做讲师,若能在那边被哪位瞧中,有个师生名头,资源机会要比别人多的多。

    加上还有同学。

    这都是日后的人脉关系。

    说不住哪个就能帮上忙了。

    所以去学院学演技是一方面,更多是积攒人脉关系,为日后事业铺路。

    “虽然有好处,但这建立在你要在这一行长久发展的前提下。”王兵说。

    但他觉得慕青梨既然选了金融系,指不定不想在这一行深耕。

    副导演都有点怀疑王兵是不是故意的了,哪有前辈把人往外推的啊?

    王兵不在意副导演的眼神。

    他只想让慕青梨想清楚了,科班有好处也有坏处。

    如上所说有人脉积攒的好处。

    同时也有受固与一些老旧思想、技艺训化导致灵气丧失的可能。

    毕竟现在的戏剧学院教的都太过于死板了。

    而演戏,千人千面。

    每个人的问题,表现,呈现出来的感受都是不同的。

    用共同本教出来的只能是一群如复制黏贴一般的,看似没有错处,实则处处僵硬的演技。

    有技术,但不好看。

    所以王兵希望慕青梨想清楚,但同时他又担心自己一句话影响了她未来事业,万一她成了自己呢?

    “谢谢二位前辈的指点,关于学校的选择,我已经决定好了。”

    慕青梨笑了笑,诚心感谢副导演和王兵。

    两个人虽然意见不同,但确实都是为她好。

    只是她早就决定报清北金融系,为日后的打算铺路。

    *

    回去路上,陆光边开车边问慕青梨:“梨崽,你真的想好啦,去金融系?”

    “嗯呢。”

    “行!”

    陆光见女孩坚定,不再劝。

    “导演说你的通告在三天后,明天我们得去学校报道了。”

    “接下来要辛苦你两地奔波了。”

    慕青梨:“要辛苦光哥你来回接送我了。”

    “不辛苦哈哈哈。”

    回到家,慕青梨将上学的行李又看了一遍,确定没问题,早早睡觉。

    次日。

    她乘飞机前往帝都。

    清北学校门口人来人往,充满朝气的大学生或拿着手机拍拍拍,或和亲朋好友通电话。

    话语之中满满喜悦。

    除了这些人,还有不少来回张望的人,似乎在等人。

    当他们看到慕青梨,眼睛统统一亮。

    “姐姐!!”

    “真的是姐姐。”

    慕青梨还没反应过来,就被一群人围住了。

    不远处,接待新生的地方,一群人抬起头,笑说:“刚还在问那位大明星新生今天来不来,就来了。”

    “不愧是大明星啊,这排场,杠杠的。”

    “未来我们学校有的热闹咯。”

    人群中,慕青梨得以出来,身后陆光替她和粉丝们打交道。

    她拎着行李箱和录取通知书到了接待的地方。

    “你好,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