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就好比之前的冯家庄,如若没有赵铭横空出世,大多都在贼匪之下被搞得家破人亡。

    就算挺过了匪祸最多的那段时间,这些大户人家也不敢轻易外出跑动,主要是武装人力不够,生怕又路遇贼匪。

    而冯家庄人多钱多,自然是在这其中恢复最快的。

    在书信中,冯家庄的纺织工厂已经在西安府顺利开业,就是前期投入比较大,收购了不少二手的纺织机,花费数万大洋,地皮的租用,老师傅的招募等等。

    信上描述,现如今即将入冬,棉衣棉被很好卖,第一月就有约莫五千纯利进账。

    不过这其中零零散散的打点花费了上千大洋,现在棉衣不愁卖,如果到了夏天,很可能出现滞销。

    对此冯芸芸在书信中表示了些许忧虑。

    看完这些,赵铭不由笑了笑,也算是一个好买卖了。

    每月五千大洋的纯利,就算夏季不畅销,其实也不愁卖。

    赵铭可是很清楚,战争是一件十分消耗资源的事情,军方也会大加采购,尤其是后年的中原之战。

    参战人数约莫八十万,从初春打到凛冬,到时候各大工厂只怕加班加点也无法满足需求。

    赵铭倒是不担心军方不会给钱,竭泽而渔的事情搞多了,这厂子也就黄了。

    无非就是利润少了点,但薄利多销也不是不错的选择。

    并且后续战争不断,这类刚需物品还真不愁卖。

    不过说起来确实没有自己的矿场来钱快。

    想到这里,赵铭又对矿场的开发充满期望。

    现在营地的房屋扩建的已经差不多,赵铭可不会让俘虏们休息,没有其他活,就去挖矿。

    反正是露天矿,纯人工采集也能采集不少,效率不会低多少。

    现在每天都能稳定产出五吨左右,数量着实是磕碜了点,但纯人工没有太多器械,以及轨道运输搭建的情况能做到这地步,也够了。

    等郭老板过来,到时候就可以看到一座座堆砌的煤山,在很短的时间内矿场就可进入飞速发展阶段。

    接下来一连好几天,一切显得那么的风平浪静,赵铭没有让弟兄们去劫掠外蒙人,就这么安分守己,除了正常巡视,根本不去触碰外蒙人的霉头。

    也不知道外蒙人是怎么想的,自从那天过后也是对这边不闻不问。

    现如今距离上次夜袭都快过了大半个月,结果....

    除了在平前屯旧址驻扎了一支五百人队进行简单的侦查之外,竟是压根都不想搭理他们。

    仔细想想,倒也正常,大炮,重火力都被缴获,现在撩拨这么一伙人。

    不说能不能剿灭,就算能剿灭,花费的人力物力时间成本都是海量的。

    很显然,外蒙人不太想继续耗下去了,就本着你不动我,我不动你的和煦相处方式。

    赵铭倒也落得轻松,每日督促着弟兄们苦练。

    不仅察北联合军牧民们在加急苦练,常威等一众刚来的弟兄也在训练队伍。

    除此之外,还有张锴那一批后来的镇嵩军弟兄,也得苦练马术。

    白天的外蒙太阳照拂下还算暖和,但这是相对这里的气温,如果是南方同样没可比性。

    在这里大家依旧要穿着袄子,迎着寒风苦练。

    蹲坐在一旁的木墩子上,赵铭吞吐着香烟看着远处训练的弟兄们不时点头。

    不过看向远处山上光秃秃的景象又不禁感慨。

    后世他是来过草原的,锡盟也来过,其实一些有山的地方,还是有成片成片林子的。

    但在这年代,林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