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族的子女都要跟着大军回到北京,充当人质。

    并且,在京师他们要接受大明的儒家教育,学习大明礼法。

    待够五年时间之前他们都不能返回草原,但三卫的人可以每年来探望他们两次。

    只是首领的家属还不够,把所有贵族都要控制起来,他们才会乖乖听话。

    第五,三卫首领都是世袭职位,但是接任的是他们的哪一个儿子,要大明说了算。并不会像以前一样,他们内部推荐个人上来,然后请求朝廷册封。

    本来三卫是受到大明的影响,是嫡长子继承制,但是这制度很多时候都被蒙古人强者为尊的思想破坏了。

    既然如此,这两个方法都不要了,谁接班大明来决定人选。

    一方面可以保证每一任首领都对大明忠诚,控制在大明手里,一方面又可以让他们的子女更主动的靠拢朝廷。

    以前是嫡长子继承制,其他人没希望接任首领。

    但现在谁接任是大明来决定,所有人都有希望,那你们几位首领的子女是不是都要讨好我大明?

    第六,大明要在朵颜卫驻军,并且开设大明报社。

    鉴于朵颜卫反骨太严重,大明要在这里驻军,明军不受他们的控制,也并不在他们法律的管辖之内,发生战争时首领要听从明军指挥官的指挥。

    大明报社会让他们天天都听到明朝的新闻,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的思维。

    第七,朵颜三卫不能和其他蒙古部落有贸易往来。

    朱载坖知道,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事情,私底下他们还会来往的。

    但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先把这个政策提出来,为后来大明真正的经济控制做铺垫。

    毕竟你草原上的盐铁,布匹,粮食,都要靠我大明续命吧?

    等朕后来发展这些领域,到时候看我掐不掐你脖子就完了。

    经济,军事,政治三管齐下,朕就不信拿不下你蒙古高原。

    还有联姻手段。

    实在不行还有咱大清缺德的绝户计可以拿上来嘛!

    巴特尔听到这些政策倒是没有反对,他现在最要紧的是考虑如何巩固自己的首领地位。

    那么对大明他只能言听计从。

    泰宁卫和富余卫的首领听到明朝一下子有这么多控制要下来了,心里比较抵触。

    但是看见皇帝背后的朱时泰,戚继光和马芳凶神恶煞且摩拳擦掌的盯着他们,二人也不敢再说什么。

    就这样,朱载坖对朵颜三卫的控制达到了彻底胜利!

    这是个好的开始。

    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大明对朵颜三卫的控制将空前加强,蓟州一带的防线也不用再年年花大钱了。

    更重要的是,这是大明控制草原的第一步。

    等朱载坖发展军事,发展经济,这一套组合拳自然也可以打在其他部落身上。

    后来几天,朱载坖把董一元调过来,把一千骑兵留在这里当驻军。

    还没有威望的巴特尔自然坐立难安,因此董一元刚来就跟他称兄道弟,热烈欢迎。

    再过几天,三卫的家属和所有贵族的子女都集合到了一起,准备跟大明军队返回京师。

    至于统计人口的事需要朝廷派人来干,但战马巴特尔还是很识趣的送给了朱载坖五千匹。

    更识趣的是,因为巴特尔单身,他向朱载坖承诺一年内就会成家。

    “只可惜,有太祖祖制,大明女子不能外嫁,不然朕就挑一个勋贵女子嫁给你了!”

    当然,这只是朱载坖的鬼话,安慰安慰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