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何不食肉糜?

    说白了,李文忠当了曹国公,他有了广阔的田产、金钱、权势,自然带入的也是地主思想。

    而不是当年,因为饥荒被迫逃难,受尽苦楚的流民思想。

    老朱见他不说话,弯腰扶着他的肩,一字一句地道。

    “你回去好好想想,当年的你,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此时的福建,正有千千万万的百姓,过着你当初,或者还不如你当初的日子。”

    “哼!!!”

    说完这句话,老朱拂袖而去,雄英最近在学丹青。

    他昨日答应了孙子,今儿要去陪他画画儿的。

    老朱走后,李文忠跪在大殿中央,又过了半个时辰才跌跌撞撞地起来,他从未见过舅舅这个样子。

    不,应该说是,舅舅从来没对自己这个样子过。

    他对自己,向来待如亲子的。

    曹国公府。

    李景隆刚下学就见老爹神色恍惚,便连忙上前扶着。

    “爹,你被陛下骂了?”

    今年才十四岁的李景隆,长得那叫一个眉清目秀,而且举止雍容,整一个白面书生的模样。

    “嗯,你小子怎么知道?”

    对于自己的长子,李文忠当然喜欢,不止他喜欢,朱元璋和马皇后,也都很喜欢他。

    长的好、读书好的孩子,谁又会不喜欢呢?

    “看出来的呗。”李景隆孝顺地扶着亲爹坐下,又给他倒了热茶:“爹,要不你还是把那些门客,都给遣散了吧。”

    “陛下要做什么,自有陛下的道理,咱们当臣子的听着就行了,你操心那么多干啥勒?”

    这不是,没事找事呢么?

    还白惹陛下生气,自己也招来一顿臭骂。

    “你一个黄毛小子,懂什么?”李文忠挥挥手,打发他离开:“自己去玩儿吧,爹想歇一歇。”

    今儿这事,他确实被吓到了,得好好缓缓。

    李景隆再怎么说,也还是个孩子,正是贪玩的时候,见老爹还好,也就回屋找自己的乐子了。

    鲁王殿下不知从哪儿,搜罗到了一本成亲才能看的书,他好说歹说,人家才答应借他两天。

    有了如此好物件,自然是要挑灯夜读的。

    可惜了,燕王殿下不在,否则还可以同享。

    当天的晚膳,李文忠没吃,第二天一早就病得起不来床了,家人见情况不对,忙去请了太医。

    老朱知道后,晓得他是被吓着,忙让朱标亲自登门前去安抚,后觉得不放心,又亲自登门。

    然后召来许多名医,为外甥看诊,见李景隆和他弟弟年幼,照顾自己都难,别说照顾大人了。

    于是,他又让淮安候华中帮忙看护李文忠的病,免得那些医者不尽心,治不好他大外甥。

    华中是谁?

    他是华云龙的儿子,随朱元璋渡长江的老臣了。

    顾晨记得,李文忠死后,这孩子被老朱怀疑是他下毒害死了自己的外甥,所以把她贬爵了。

    然后就这么过了几年,又坐胡惟庸党给赐死了。

    李文忠要嘎了啊?

    顾晨心思微动,李文忠要是嘎了,那禁军不就得乱了,老朱被弄死无所谓,主要是标儿会不会有危险?

    正想着呢,就听老廖指桑骂槐,阴阳怪气地道。

    “你说说这思本也是,他十九岁开始统领陛下亲军。”

    “那时候杀敌多么勇猛无敌,这时候倒开始束手束脚。”

    “呵呵,怕杀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