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吃山空。

    饮酒赏乐好不自在,可是他倒是乖觉。

    只是懒,从不干强迫违法之事,也不抢别人的。

    不收别人的好处,下面人的孝敬也不收。

    因为他牢记大伯胡美的话,不敢给家里惹一点儿事。

    建宁左卫的事,原本都归副都指挥使张麒管来着,可是他去年死了,新的人选还没有选好。

    嗯,所以就更乱了。

    “御史大人啊,这事真不赖我,不信你立刻去我府上查,我家每一笔银子,那都是正经的。”

    顾晨无奈记下,赖不赖的,就让老朱自己去判断吧。

    他带着几个作恶的千户、百户离开,胡延还跟着追了老远。

    “顾御史,你可一定要帮我给陛下说说好话,我在这里真的很老实,一点儿坏事也没干啊~”

    顾晨不理他,胡延还挺委屈的,好歹湘王殿下和自己沾点儿亲。

    他在不干坏事的情况下,享受一下也无妨吧?

    不过顾晨还是让人去核查了,毕竟到底干不干净不是看自己说,靠嘴说和珅还说他两袖清风呢。

    三个月到了后,顾晨和几位御史把自己的业绩汇总,还有些个人看法,快速送往了应天府。

    锦衣卫也没有闲着,几乎是同时把小本本送入应天府,然后送到了蒋瓛手里,最后到了皇帝的御案。

    ……

    洪武十五年,七月初二,奉天殿。

    夏天本来就很让人心烦意乱,老朱在看过几位御史的奏疏,还有锦衣卫记下的小本本后就更烦了。

    “气死咱了,气死咱了,这帮不成器的玩意儿。”

    “咱是让他们去治理福建的,不是让他们去为祸一方的。”

    “御史们初到地方才三个月,便找出这么多问题。”

    “整个福建的官吏、军官,竟也找不出几个好东西来,坏的偷鸡盗狗,欺压百姓为祸一方。”

    “好的默默无闻,不干正事,对旁人欺压百姓视而不见。”

    “咱花那么多粮食和钱养着他们,他们就做出这些混账事,咱真他娘的白养着他们了。”

    老朱这会儿多少有些暴跳如雷,虽然早就有心理准备。

    可当事实摆在自己面前的时候,他还是有些接受不了。

    朱标看着一封封口供,也是直叹气,想了想最终道。

    “爹,儿子觉得,这海贸咱们是必须得开的。”

    “御史们说,当地官员乡绅军官,常走私于外邦与倭寇,茶、布匹等物都卖出天价。”

    “可钱最后都进了他们的兜里,苦了朝廷与百姓。”

    “北宋宰相赵普,曾对宋太宗说过:中国既安,群夷自服,是故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内。”

    “所以儿子以为,应暂停剿倭,令在闽的三位侯爵。”

    “带兵携御史清理官吏、卫所、让土军四散迁徙,并禁止各地主乡绅私自招兵,违者当斩。”

    “马上令吏部即刻准备考试,为福建新一批官吏选拔,到时候一捉,一换,该下狱的下狱。”

    “该砍头的砍头,该贬的贬,该流放的流放。”

    “一鼓作气清理完全之后,咱们再剿倭开海。”

    “如此一来,总比外乱,内也乱的要好。”

    打倭寇打了这么多年,越打越多,越打越多。

    其原因不过是官吏、军队腐败。

    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彻底解决根本问题,土军的问题更是十万火急、刻不容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