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收音机和电炉的相助,糊弄陈宾应该没问题。

    谢轩回到特工部后,把陈宾叫了过来,询问中共电台的事。

    谢轩问:“你那边调查得怎么样了?”

    陈宾摇了摇头:“没什么太大的进展。”

    谢轩不满地问:“没太大的进展?这是什么意思?有了进展?只是没多大的进展?”

    陈宾说道:“里面两个人,一个人基本不外出,另外一个人,偶尔会出门,但也没跟什么人接触。”

    谢轩问:“他们靠什么为生?”

    “好像是给报社写文章,是文化人。”

    “你检查了他们的文章没有?”

    “检查过?没发现异常。”

    谢轩沉吟道:“明天找个机会, 派人进去检查一下,如果发现问题,把人绑回来。”

    陈宾问:“要真是地下党,岂不太可惜了?”

    谢轩没好气地说:“要不是共产党呢?我们的人力物力不可惜吗?你还没发现吗?你的判断出了问题,他们不是什么抗日分子,不要再在他们身上浪费人力物力了。”

    “是。”

    陈宾不敢再说话了,马上去布置。

    第二天中午,谢轩在吉庆茶楼吃饭的时候,陈宾过来汇报了。

    陈宾一脸惭愧地说:“谢主任,你的判断是对的,我可能搞错了。”

    “你进去查了?”

    “今天正好他们一起出门了,我就亲自进去了一趟。”

    “有什么发现?”

    “房间里有台收音机,边着外面的天线。还有个电炉,他们竟然用电炉炒菜,怪不得电费这么高。”

    谢轩不满地说:“你看看,幸好我没报上去,要不然就闹笑话了。”

    陈宾尴尬地笑道:“幸好谢主任英明,否则还真不好收场。”

    谢轩说道:“不要气馁,这次没有发现,或许下次就有机会了。不管如何,你的这份警觉,还是值得表扬的。”

    陈宾问:“谢主任,胡处长有消息了吗?”

    自从胡海去南京后,就一直没回来。

    刚开始,有传言说胡海在南京找了个女人,舍不得回来了。

    但都过了这么久,胡海还没回来,很多人开始怀疑,胡海怕是不会再回来了。

    其他人还好,二处的人都在动着小心思。

    谢轩摇了摇头:“还没有消息。”

    陈宾试探着问:“胡处长会不会出事了?”

    “怎么,你是听到了什么消息?还是动了什么心思?”

    “胡处长要是回不来,二处总不能永远没有处长吧?”

    “二处不是还有个副处长吗?你刚当科长,不要这么急,多办几件漂亮的事,自然有机会。”

    陈宾正要说话的时候,刘泽华突然气喘吁吁跑了进来:“谢主任,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