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源不断。

    直到第五天的下午饭点,徐舟这才结束所有资料的查阅。

    徐舟下意识地伸手往桌面上继续去拿下一本,但他的手在空中停顿了片刻,然后缓缓地收回。他抬头一看,桌面空空如也

    他放下手中的论文,手指仿佛还残留着纸张的粗糙感。

    “终于结束了啊……”

    徐舟有些意犹未尽地咂了咂嘴,随后起身来到卫生间简单冲了个澡,水流轻轻地打在他的身上,带走了他身上的疲惫,也带走了他心中的压抑,最后刮去胡渣,走出了办公室内。

    前往食堂的路上,徐舟在脑海里已经将现在吸收到的所有知识进行了划分,垃圾部分直接剔除,有建设性意义的结论全部保留。

    经过长时间的深思熟虑,加上系统给出的技术方向的指引,徐舟的思路逐渐清晰起来。

    他开始理解量子计算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人工智能的基础,更是人工智能的孵化摇篮。

    这个形容一点也不夸张,因为量子计算机的强大计算能力和独特的并行性,使得它能够处理人工智能中复杂的数据和算法,从而推动人工智能的进化。

    要说之前他一直以为量子计算机和普通计算机的差距在计算力上,但现在他不会有这样简单的想法了。

    虽然说计算力在人工智能的诞生过程中确实有着巨大作用,但却算不上最关键的一个原因。

    真正重要的是量子计算机处理信息时呈现出来的量子态!

    这种量子特性有一个专业名词,叫做叠加态!

    简单来说可以引用一个典故,科学界的四大神兽之一,薛定谔的猫。

    这个实验只要是对物理领域有一点点了解的人都会知道。

    将一只猫关在装有少量镭和氰化物的密闭容器里。

    镭的衰变存在几率,如果镭发生衰变,会触发机关打碎装有氰化物的瓶子,猫就会死,如果镭不发生衰变,猫就存活。

    而在量子力学理论中,由于放射性的镭处于衰变和没有衰变两种状态的叠加!

    于是在盒子中的猫就属于死亡和生存两种叠加态!

    这一点在量子特性上属于一个类型。

    假设量子有状态A和B,那么在没有得出结果观测之前,这个状态就是A和B的叠加态。

    如果用二进制的说法那就是处于一个又是0又是1的状态。

    这种表达对于一个普通计算机来说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在普通计算机中,只会存在两个不同选项,要么是1,要么是0!

    同时叠加的状态是不可能表现出来的。

    而这……仅仅只是两个量子的叠加态,如果更多呢?

    三个,四个,五个?

    最后人们虽然知道正确答案就在这无数个可能之中,但是怎么得到答案……这才是最大的难题!

    但是量子计算机就可以,徐舟可以让量子通过这一特性进行计算,在结果出来的时候退出当前叠加态!

    退出之后,进行观测量子状态,不管是10011还是11001,又或者是其他的排列组合。

    但是这种退出叠加态呈现出来的排序,就是计算得出的结果!

    而且最有意思的是,这个理论也很符合另一个学派的说法,人类意识的观测会影响量子状态的过程从而改变结果!(现实中应该没有确定,我这是小说,别当真哦!)

    现在他选择直接观测结果,自然就没有这个说法了。

    就这样徐舟初步定下了自己即将研究的方向,只有在拥有量子计算能力的计算机上面,才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