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它的成功率非常低,不光对黏土的粘性,纯度有很大要求,而且还要把握火焰的温度高低还有烧制的时间,如果有一条不满足,就有可能弄出一个失败品。

    可以说,这是一个相当费时间的技术活了。

    秦飞看了眼天,估摸着现在离天黑还有一会,只要他能在天黑之前,把做好的黏土准备好,那他就大概率能在吃饭前弄出这土锅来。

    说干就干!

    秦飞立刻朝着河下游冲去,他依稀记得,那里有一大片黄土地,常年浸泡在水里的黄土有相当好的粘性,用来当黏土做土锅再好不过了。

    来到目的地,秦飞立刻掏出了准备好的丝袜,把里面装满了黄土。

    这是他特意从营地拿的,因为没有专业的过滤装备,他就只能就地取材了。

    他也不清楚有没有人穿过,就是顺手一拿...

    将黄土通过丝袜进行过滤,得到一团没有杂质的黏土,将其摊开,放在一块阳光充足的石头上,进行晾晒。

    接下来,就是静静地等待。

    等待这黏土里面的水分降低,即不能太湿也不能太干,这就需要他时刻在旁边盯着才行。

    大概等了快两个多小时,秦飞这才将这黏土拿起来,在手中捏了捏。

    “嗯...这粘度应该可以了。”

    确定好黏土粘度,下一步就是塑型。

    通俗点说,也就是将黏土捏成一个锅的形状。

    这个步骤并不算难,捏出形状容易,但捏的好不好看就另说了。

    忙活了半天,他终于是捏出了一口像锅的容器,勉强算是能用。

    这时,太阳也刚好下山,秦飞赶紧带着这半成品的土锅回了营地。

    这最后的步骤,才是这土锅能否成功的重中之重。

    烧制!

    秦飞先是在地上刨了一个小坑,里面放上木头,周围用石块垒出一个顶,只留一个出气孔,这样做可以让其一直保持恒温。

    随后将火源放进去,等待里面的木头完全燃烧。

    在温度稳定后,再将做好的土锅胚子放进去。

    最后,便又是静静的等待。

    “飞哥...你这是在做锅吗?这样真的能行吗?”

    这时,宋晓月放下了手中的工作,坐在了秦飞的身边,小声疑问道。

    “当然可以!你还不信你飞哥吗?!”

    看着宋晓月那懵懂且有些怀疑的眼神,秦飞便又打趣道。

    “这样好了,我们打个赌...”

    “要是锅顺利做出来了,你就亲我一下,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