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王金帛现在好羡慕那个皇城卒,那个皇城卒死的太干脆了!

    他现在想死,却死不了……

    ……

    河豚含有剧毒的肝、籽、血,是鸭哥从渔户徐大年那儿弄来的,杨沅连鱼市都不曾去过。

    杨沅从“水云间”酒家“金蝉脱壳”,先乘船再乘车,迅速赶到通利桥的车和船,也是鸭哥操办的。

    鸭哥只负责拎了一罐子河豚肉,还有单独包装好的含有剧毒的肝、籽、血,一并交给了杨沅。

    他只负责扮成艄公载杨沅一程,又给杨沅在涌金门外码头上提前安排好一辆车。

    但是杨沅要利用这些东西去做什么,他不管,也不问。

    他就像那个给“水云间”酒家送虾蟹蔬菜的水上货郎,

    杨二哥则是“水云间”酒家后厨里的那位掌勺大师傅。

    人家掌勺大师傅最后给客人端上桌的是一道什么美味佳肴,和他没关系。

    ……

    王金帛判断失误了。

    他看到的很多可以据以分析的细节,都是杨沅有意给他的误导。

    杨沅故意蒙了面,让他觉得自己无意灭口。

    杨沅故意穿了一双官靴,并且让他看到。

    杨沅故意用了大哥传他的公门中人才精通的擒拿术……

    从而,让王金帛误判他是皇城司的人。

    如果是皇城司的人,那么就需要他是活口,那才有用。

    如果是皇城司的人,就需要他口供确凿、不容抵赖……

    可是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杨沅就只需要他一句话,

    一句他亲口承认,国信所就是造成二十一名皇城卒死亡的真凶的话!

    杨沅只需要知道是谁杀了他大哥就行了。

    他不需要铁证如山,去让凶手心服口服。

    他不需要通过公开宣判,去警示世人守法。

    他不需要用明正典刑,来证明法网恢恢!

    躝尸趌路啦你!

    老子只是要给我大哥报个仇而已!

    ……

    不过,王金帛只是一只小虾米,

    不值得就此暴露自己,

    杨沅想要尽可能活的久一些,这样才能让死神的镰刀收割的更多。

    所以,他用了很隐蔽的手段。

    “皆言美无度,谁谓死如麻?”

    对一个吃货来说,河豚这种美味,是他们无法抗拒的。

    梅尧臣、范仲淹、苏轼这些人,都曾为了豚鱼之美,“我生有命悬乎天,饱死终胜饥垂涎”。

    王金帛是个老饕,为了豚鱼之美而葬送了性命,这很合理。

    国信所的人闻讯,派员赶到通利桥下王家的时候,王金帛还有气。

    但他努力挣扎了半天,也只是从嘴巴里徒劳地嚅沫出了一些泥浆,终究没有说出一个字。

    豚毒已经把他的神经和肌肉全都麻痹了,

    在他的意识最后湮灭于一片黑暗的时候,他脑海中闪过了最后一个念头:

    那个人,还能杀几个?

    如果只有我一个,那我可太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