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害,是不是你入弥勒教的原因?”

    王怀古恨声道:“不错!更是遭这两个贼子所害!何金水害了我父,王雄杀了我兄长,我与他们有不共戴天之仇!”

    狄进对着书吏示意,开始记录。

    王怀古之前的谈吐举止,就不似普通百姓,而是有文化学识在身的,他的解释是上过学堂,读过几年书,实际上是有一位勤学好问,天赋卓绝的兄长王怀吉。

    坏就坏在,这位王怀吉与何金水的侄子何芳,容貌身材颇有几分相似,偏偏还被何家发现了。

    于是乎,天圣二年的那一场科举,何家就提出,希望王怀吉以何芳的名字参考,一路参加解试、省试,最好能金榜题名。

    这是全程的替考,只要王怀吉的学识过关,真能考上进士,又守口如瓶,那来日拥有功名的可就是何家子了。

    但毫无疑问,王怀吉不愿意。

    这不是前唐,进士也是要看背景看家世,寒门子弟若不依附高门士族,或者在考前就靠行卷得到某位贵人的赏识,学识再好,阅卷时都能给你黜落了,宋的科举能保证最大限度的公平,哪怕是乞儿出身,都能通过考上进士,改变阶层,光宗耀祖,王怀吉自己能考上,岂会愿意帮别人代考?

    何家软硬皆施,承诺这次替考了,下次会安排他到别的户籍,再考科举,王怀吉也不愿意冒着这等风险,而是匆匆逃出,准备直接去往外乡,投奔亲族。

    结果半路就被山匪所杀。

    王怀吉有几位知交好友,了解内情,知道何家在当地的权势,相约去京师告状,途中也被王雄的手下所害。

    不仅如此,何家还担心王怀吉的父亲去告状,干脆将他招来了衙门。

    说到这里,王怀古已是泣不成声:“家严那时根本不知兄长已遭不测,衙门来人,自是去服役,被一把火……一把火活生生烧死在府库之中……”

    狄进问道:“依你之言,你兄长王怀吉是在你父亲王益之前遇害,可按照州衙记录,一年前令兄还服了衙前差役,这又是怎么回事?”

    王怀古咬牙切齿:“那是何家有意为之,我兄长其实早就不在人世,他们却能伪造出服役,还找人当了一段时日的差,如此一来,日后就算查到了,也不作数了!”

    狄进神情郑重起来。

    地方上的官员犯案不仅心狠手辣,还能利用他们在当地衙门的权力大肆遮掩,从正常方向查案,当真是云遮雾绕,层层阻碍。

    如果不是先抓王雄,指证何金水,而让对衙门彻底失去信任的王怀古开口招供,这件事情的真相,确实很难查清。

    何金水在边上听得头皮发麻,急中生智:“狄同判,此人是弥勒教徒,所言岂能相信?”

    狄进沉声道:“国朝刑统并无规定,弥勒教徒不可作为证人,他们的供词也是可以取信的,何知录今日刚犯了阳狂病,如今刚病愈,我也给了你一个自证清白的机会,你难道就容不得别人开口么?”

    何金水被堵得滞了滞,恼羞成怒地一拂袖:“本官与弥勒贼子,岂能相提并论?”

    “何知录不必急切!”

    狄进按了按手:“断案不可听信一面之词,如今王怀古指认你的侄子何芳有科举舞弊之嫌,令侄可在家中?”

    何金水眼中闪过庆幸之色:“这倒是不巧,小侄已然外出游学,并不在兖州……”

    “无妨!”

    狄进并不在意:“见过令侄的不止一人,见过王怀吉的也不止一人,还有州衙内见过王怀吉服役的吏胥,这些都可以提供证词,凶手休想一手遮天,相信此案用不了多久,就会水落石出,真相大白!”

    何金水身体晃了晃,脸色惨白。

    他已经做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