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得河东路提点刑狱公事杜公衍举荐,寄应开封府的,实际上杜公举荐我,不仅是因为学识,还因为地方上发生一起案件,与京师有关,便让我通过应试的便利,早早前来京城,方便调查……朱儿,你来说吧!”

    跟在狄进身后的朱儿上前禀告。

    陈尧咨聆听了一遍陈述,询问了几个问题,抚须道:“老夫久闻杜世昌以善于治狱闻名,更有勇毅担当,此事发生在并州时,能有这么一位提刑官在任,是你们的福分啊!”

    杜衍官声极佳,在各地审理冤假错案的功绩朝堂都看在眼中,历史上就在明年,刘娥派遣臣子安抚地方,当臣子回归时,刘娥首先询问杜衍是否安康,并感叹我听说这个人很久了,这是执政太后对于地方官员的极大肯定。

    所以别的提刑官,陈尧咨可能并未了解,顶多大致听过对方是哪一科进士,但杜衍的声名确实可以作为一个保证,但又衍生出新的问题:“如此说来,你早有人证,为何至今才说?”

    狄进道:“案情蹊跷,关系国本,我担心此事贸然揭开,被有心之人利用,反倒不利于查明真相,便暗暗查探,没有声张。”

    “原来如此!”

    陈尧咨发出由衷的感慨:“有杜世昌不畏前程,又有狄仕林潜心调查,如此大祸,能消弭于无形,不让贼子阴谋得逞,当真是我国朝之幸啊!”

    换成另一个人,有机会保护天子的生母,这是多大的恩惠,还不眼巴巴地扑上去,非得把这起案子查得人尽皆知不可,很难想象,一个十七岁的少年,能如此沉得住气,面对这么好的机会竟毫不动心!

    但眼前这位连破大案的同时,还能连中解元省元,陈尧咨倒也理解,如此才华,岂愿凭幸进之功上位?

    “危机还没有消弭!内官张茂则此前登门,官家如今很是担忧……”

    狄进沉声道:“我原本只是有所疑虑,如今倒是越来越肯定,此案幕后还有推动者,娄彦先会交代出这等口供,并非巧合,是有意为之!还请大府允我一同调查此案,将真相查个水落石出!”

    “好!”

    陈尧咨点点头,心头莫名的一松,有了这位,比起麾下两位判官要可靠太多,十分干脆地道:“仕林,伱一来,老夫就感觉轻松多了!”

    狄进行礼,没有半分自傲。

    陈尧咨目光微动,却笑了笑:“走!老夫带你去见一人!”

    两人往府衙后院走去。

    这里原本是府衙官员休息的院落,其中一间却有衙役看守,屋内则是坐立难安,如同热锅上蚂蚁的江德明。

    刘娥不仅撤了他勾当皇城司之职,还让他跟着陈尧咨出宫,前来配合调查此案,连一句吩咐都没来得及传给心腹,直接就被带到府衙来了,江德明完全能够想象,此时的内省已经乱成什么样了。

    包括贾显纯在内,手下那几个心腹,都不是独当一面的角色,根本撑不起皇城司的门面,更别提整个内省,如今指不定副都知阎文应,甚至勾当御药院的任守忠,都跳出来争夺自己留下的权力空白了……

    “我得回宫!尽快回宫!不然一切就完了!”

    口中喃喃低语的江德明,不断朝外张望,终于见得陈尧咨出现,顿时快步上前,一躬到底:“陈直阁!老奴愿意配合查案,还望陈直阁还老奴清白啊!”

    陈尧咨冷冷地看着对方,文臣天生不喜欢宦官,因为历史上有太多宦官干政,祸乱朝纲的例子,而眼前这个老内官固然权力没有那么大,却也绝不是良善之辈,背地里不知做了多少恶事,所以此次已是打定主意,要让此人再也不能作威作福。

    既然准备废了对方的权力,这就是相对容易的一环,陈尧咨准备让狄进由此入手,侧过身子,介绍道:“江都知,这位是今科省元狄进狄仕林,此案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