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你一个校队点球手,跟人家比踢点球,我透露点消息咋啦?”

    周凯荣裁判原则尽失。

    “知道习惯也不一定能扑出去,准备开始吧。”

    苏成意并没有想知道对手习惯的想法。

    点球实际上是心理战偏多,脚法只占很小一部分,关键是考验心理素质。

    能不能抗住守门员和观众的压力,把球踢到正确的位置,才是点球罚进的关键。

    基本上所有球坛巨星都有罚丢点球的名场面。

    比如94年夏天,罗伯特巴乔那个落寞的背影与他面前疯狂庆祝的桑巴球迷形成了鲜明对比,堪称世界级名画。

    只要一提到这个,苏泽朗就会开始长吁短叹,恨命运不公。

    裁判在走流程跟徐洋说着最后的规则。苏成意站在球门前,抬起手感受了一下自己能掌控的范围。

    他以前从来没站过这个位置,一时间感觉有些新奇。

    随着徐洋走上前,把球放到草坪上的白点,周围的观众们也都跟着屏住了呼吸。

    苏成意看着徐洋倒退几步,叉腰站立。

    看来徐洋作为校队点球手,经验还是很丰富的,在等待裁判吹哨的时间里,他一直看着别处,避免跟自己对视。

    然而关于守门苏成意却只知道一些理论知识,譬如点球的常规判断方式是根据射手支撑脚的方向,来判断扑哪一边。

    但有经验的射手往往会抓住这一点来迷惑门将。

    看来能不能扑出去得看运气,苏成意正这样想着,周凯荣的哨声吹响了。

    果然和他设想的一样,徐洋向前跑了两步之后,做了一个短暂停顿的动作。

    苏成意重心已经向右移动了,徐洋敏锐观察到了这一点,脚腕一转打向了左路。

    球顺势入网。

    “这就算是进了吗?”

    “对,好球!一比零了。”

    “徐洋这脚法一看就是踢点球老手了啊,感觉有点欺负人了。”

    观众席响起一阵讨论和欢呼声。

    徐洋助跑两步,转身起跳,

    “siuuuu!”

    “哥们儿,虽然你这球质量不错,但咱们进了个点球能别跟进了世界波一样庆祝吗?”

    周凯荣示意进球有效,比分1:0。

    苏成意抱着足球走过来,把手套解下来换给徐洋。

    为了不影响心态,开始比赛前两人约定过中途不交流。

    苏成意把足球握在手里转了转,放到点球点上。

    观众席立马有女生挥舞着彩带和气球欢呼起来。

    这道具看着好眼熟,不会是从学校布置校庆的地方扒拉下来的吧?

    徐洋人高马大,手长脚长的,站在球门前让人感觉余下的空间剩得极少。

    苏成意完全无视了“避免与门将对视”的技巧,倒退几步,平静的眼神一转不转地看着徐洋。

    最后反而是门将被他看得心里发毛,率先移开了眼神。

    倒不是想搞什么心理战术,只不过是他觉得对方应该从他的眼神里看不出来什么有效信息。

    哨声吹响,苏成意没有丝毫停顿,起脚抽射,就踢正中,主打一个大力出奇迹。

    徐洋被他的抽射动作误导,往右路去扑,没想到球直达中路。

    这球球速很快,踢到门框上,折射入网。门框都被球的力度震得隐隐作响。

    欢呼声瞬间响彻整个操场。

    有些人在后排根本看不清楚,但通过前排的反应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