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在,莫向蒲团坐死灰。”

    田丰的意思是告诫杨宁,不要死守着不动心一成不变,把生活过得索然无味,走出去、动起来,或许有一番别样的风景。

    这句话是圣人王阳明“格物致知,知行合一”核心思想的延伸。

    那次的谈话坚定了杨宁辞职的决心。

    杨宁用半年时间,交出一份让老师满意的答卷。

    田丰看着秦颂扬,说道:

    “颂扬,你的这个小师妹很了不起啊。

    有魄力,敢想敢干。

    咱们奚川最大的医药公司就是小宁的手笔。

    小宁在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竞相私有化的大背景下,反其道而行,大胆引入蓉城国有资本,为国资投资打开新的思路。

    很了不起!”

    九十年代开始,全国各地的国有企业大面积被市场淘汰,不少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资委应运而生。

    企业在探索发展的道路。

    手握大量资金的国资委也在寻找投资的方向。

    目前国资委的投资手段主要还是二级股市,以及政府牵头的企业或者项目。

    蓉城国资委入股红星,放弃绝对控制权,不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在零几年的内地是相对超前的资本运作。

    这样做的好处是红星生物医药具备国资背景,在与其他企业,特别是外国医药公司的竞争中拥有足够的底气,同时又摒弃了国有企业繁复的管理,让企业更加高效。

    算是公私合营。

    这样的运作不是稀罕事物。

    可是要运作成功,协调国有资本和私人股东之间的权益,股权分配等问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杨宁的红星生物医药能在短时间崛起,有值得研究学习的地方。

    秦颂扬即将上任蓉城市市委书记,上任前对蓉城进行过大量调研。

    在民营企业方面,红星生物医药的异军突起吸引了秦颂扬的目光,他没有想到红星的背后是杨宁操盘运作,此时对坐在身边的这位小师妹刮目相看,说道:

    “师妹,看来以后咱们得多交流啦。

    在资本运作方面,我有很多问题想向师妹请教。”

    田丰和杨宁有些意外地看着秦颂扬。

    秦颂扬解释道:

    “老师,组织部已经找我谈话,决定调任我到奚川,任蓉城市市委书记。

    以后啊,我就能经常来家里拜访您了,您可千万别嫌学生烦啊。”

    “这是好事啊!”田丰为秦颂扬开启新的仕途感到高兴。

    杨宁听到这个消息,马上明白父亲杨镇南的良苦用心,向秦颂扬贺喜,半开玩笑地道:

    “师兄,恭喜你。

    师妹以后就仰仗师兄的关照咯。”

    “师妹客气啦!”秦颂扬打着哈哈,说道:

    “像师妹这样的明星企业家,是我们地方政府关照的重点。

    希望师妹继续投资。

    为奚川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秦颂扬跟杨宁打起太极。

    他不会因为跟杨宁的私人关系,就在工作中对杨宁大开绿灯。

    杨宁感觉到秦颂扬的疏远,她想要靠上这座大山并不容易。

    秦颂扬的反应很正常。

    这是他跟杨宁分别多年后第一次见面。

    在得知杨宁企业家的身份后,刻意保持距离。

    如果连这点觉悟都没有,秦颂扬不可能在官场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